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歐洲央行近日發布消息稱,今年上半年共增加等值5億歐元的人民幣外匯儲備。歐洲央行增持人民幣儲備,是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進一步確認。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給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抵禦外部衝擊、實現經濟金融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地位的提升,各國對人民幣的興趣和接納度逐步增強,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
人民幣被納入SDR後,以往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高速增長的兩大動力遭遇嚴峻挑戰。一是貿易結算份額下降,外部需求低迷,令貿易增長乏力;二是人民幣升值預期逆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逐漸復甦,美聯儲加息致美元強勢回歸,歐元區投資較快增長,資本流出加劇,導致人民幣匯率波動。人民幣全球支付金額減少,排名由2015年最高時的第四位下滑至目前的第七位。
貿易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石。貿易增長停滯、人民幣流動性波動、貶值預期和回流機制不暢等問題,制約了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動機。因此,繼續依靠貿易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面臨巨大的瓶頸約束,亟須發掘新動力,實現“貿易+金融”雙輪驅動,為後SDR時代人民幣國際化增添新動力。
發展金融市場是強化人民幣金融交易功能的必由之路。隨著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的深化以及開放度的提高,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等之間的互動性和整體性將進一步增強,人民幣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之間的資金循環和價格聯動機制也將進一步增強。中國應充分借鑒英鎊、美元、歐元等主要貨幣國際化的經驗,按照短期貨幣市場、中期債券市場、長期多層次股權市場的發展順序,形成完整的人民幣計價市場。
鑒於人民幣債券可以擔當向全球提供國際“安全資產”和流動性的重要功能,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應賦予人民幣債券市場獨特地位,使其成為提升人民幣金融交易功能的重要突破口,構建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的金融交易平台。中國還亟須加大人民幣債券市場創新力度,發展資產支持債券、貓熊債和木蘭債,豐富風險管理工具,完善債券市場基礎設施,重點是利率曲線、清算體系,活躍人民幣債券市場交易。
貿易融資是國際貿易的發動機。發展中國家貨幣錯配問題積聚,美元強勢升值令人民幣融資成本相對下降,使得人民幣在國際信貸市場的吸引力上升,這是難得的機會窗口。中國應同與中國有緊密貿易往來的國家大力發展人民幣信貸,通過貿易融資促進貿易增長,進而鼓勵外國進口商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助推中國企業提升國際貿易議價能力,進而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