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樣緊鑼密鼓,忙的究竟是什麼?
步步為營
“一系列動作背後,掩藏不住印度追求大國地位的功與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傅小強說。
在南亞,印度霸氣外露。“印度一向把南亞看作自己的‘後院’,是容不得外部大國的自身勢力範圍。”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印度研究所名譽所長孫士海接受本報採訪時說,“莫迪政府上台以來,提出了‘周邊第一’的外交政策,尋求進一步將南亞鄰國與印度‘捆綁’。印度將域外大國與南亞國家的合作關係看作是與自身的戰略競爭。”
在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上,印度加緊拉攏合作。傅小強指出,印度的大國邏輯是南亞大國、亞太大國和世界大國,奉行控制、影響和展現的策略,十分看重東南亞的地緣地位,不甘心對該地區的影響久居人後。事實上,印度正以東盟為尋求亞太大國地位的突破口。
“20世紀90年代初,印度提出‘東看’政策。莫迪政府上台後,認為這還遠遠不夠,將‘東看’改為‘東進’,希望印度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更緊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衝中國的影響。”孫士海說。2014年11月13日總理莫迪參加第9次東亞峰會致辭時,正式提出要將印度的“東看”政策轉變為“東進”政策。
此外,印度與美日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6月,印度總理莫迪還赴美國見了特朗普,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尤其是與特朗普總統重新確認了美印戰略夥伴關係。傅小強指出,隨著全球化推進和國際貿易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國在印度洋有正常的利益訴求,印度無力維持其假定的主導地位,轉而奉行遠交近攻和聯美防華的戰略。
“在南亞,印度試圖對周邊國家加以控制。向東進,印度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交往。同時,印度在戰略上偏向美國,和美國越走越近。印度步步為營,希望平衡中國的影響。”孫士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