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到了2014年,課綱微調事件掀起波瀾,追根溯源,還是在一些名詞語意上打轉。根據當時教育部公告,所有的爭執焦點只在17個用詞。我們且看“國家教育研究院”網上說明,就可以清楚看出微調爭點其實就在史觀的差異。
微調歷史課綱與原歷史課綱的17個用詞差異
若依課綱“重點”變動數計算,主要爭議在於漢人來台與大航海時代、荷西入台、台人與抗日戰爭及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發展等4大項,總共17個小項︰
①“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有消滅平埔族的爭議
②“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台與國際競逐時期”
③“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
④“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
⑤“接收”台灣改為“光復”台灣
⑥當代台灣架構從主題式改為依時序脈絡敘述
⑦“大航海時代”改為“漢人來台與大航海時代”
⑧“荷西治台”改為“荷西入台”
⑨新增“台人與抗日戰爭”
⑩“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
⑪刪除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荳事件
⑫“清代治台政策”改為“清廷治台政策”
⑬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的敘述爭議
⑭台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份,說法有爭議
⑮台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台尋求台人支持,以及台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
⑯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為
⑰“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
因此教改22年來,在各種“多元選修”、“快樂學習”的教育口號下,針對文史科目的各種變革,如“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必修選修之爭,是否別有一些政治意涵,值得我們深思。
小結:
有些事,發生時轟轟烈烈,過後無聲無臭;有些事,發生時無聲無息,影響卻極深遠,像歷史課綱!當國文老師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大聲疾呼,爭取保留時,歷史課綱也正在進行大變動。對台灣史與中國史,兩者之間繁簡如此懸殊的史料,卻安排如此不相稱的教材篇幅,當時歷史老師並非無感,中山女高歷史老師邱永春曾經說了句名言:“虐待中國史,溺愛台灣史”。但教育部置若罔聞。歷史科老師常自嘲為小科,人數少無力回天。今日年輕人“天然獨”的傾向,歷史教材的偏差絕對是重要原因。
總結
任何國家的教育政策,必有國家意志的參與。因其資源來自國家,其任務應為培育國家的人才,促進國家的正向發展,並謀求全體國民的最大幸福。因此,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課程綱領,自應在此一目標下發展,為中華民國培養符合國家需求的未來人才,以促進國家發展、人民福祉。絕不可因任何黨派之私而扭曲干擾此樹人之百年大計。
《中華民國憲法》總綱清楚指出:“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因此,國文、歷史課綱以中華民國固有疆域為空間範疇,在此空間活動歷時數千年之人事物為時間範疇,依適當比例呈現,以之為國民教材,培養具有寬廣胸襟、遠大識見之未來國民,俾其能堅毅果敢、不畏艱困、福國利民、光我中華。這個邏輯應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其次,教育資源來自稅收。納稅人不但繳稅,還節衣縮食,讓子女耗費十餘年青春歲月接受中小學教育,當然是希望兒女未來能具備一輩子安身立命的能力。而非因意識形態作祟虛耗青春。
但課綱形成過程中,逐步除去課綱應擔負之“國家”責任,又以“多元”模糊掉核心價值觀,呈現某種虛無與不切實際。“虛無”讓台獨思想可以長驅直入,“不切實際”讓課綱理想與教學現場扞格不入。於是造成20年來課綱動盪不安,各級學校疲於奔命,學生學力懸殊兩極化,父母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國家競爭力卻日益低落的後果。
台灣文史課綱的變動過程,確實可清楚看出有心人士斧鑿的痕跡,而且方興未艾。近來,去蔣、去孫、去孔、去黃帝、去鄭成功等事件一件接一件,即為明證。若不從當年“教改”理念著手修正,以二十餘年慘痛經驗為實證,重新檢視修正,則假多元之名,混淆核心價值,把中華民國課綱變成反中、反中華民國課綱的教育政策,將持續戕害青少年身心。讓他們昧於現實,無法為自己打造未來的康莊大道。此時教育已無法符應國家需求,遑論培養青年世代的國際競爭力。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7月號,總第23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