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如容易卻艱辛。香港的經濟繁榮並非一帆風順。1997年7月,特區政府剛剛成立就遭遇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和2008年又先後面對“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機。在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看來,逆境中砥礪前行、重煥生機,離不開香港自身的努力和中央政府關鍵時刻的大力支持。
“‘非典’的時候,很多人死亡,經濟嚴重下滑。”董建華回憶道,“國家領導人問我有什麼要求。隻過了三四天,香港所需要的醫療物資和其他裝備就運到了香港。因為有國家強大的後盾,我們處理危機容易了很多。”
回歸20年來,香港依然是中國實際引進外資最大來源地,香港對內地實際投資額累計超過9100億美元,占全部外資的52.1%。中央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
2003年,中央與香港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同一年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為幫助香港經濟復甦,特別是助力製造業和服務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關鍵作用。
為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樞紐,中央政府於2014年和2016年分別批準試點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滬港通”和“深港通”,香港經濟發展再添新活力。
積極有為 尋求經濟格局新突破
2016年,一本香港大學教授寫的書《香港怎麼了?》引起香港有識之士的反思。該書作者王緝憲認為,雖然香港回歸以來經濟發展的成績單頗為亮麗,但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依然突出。
樓價高企、產業單一、貧富懸殊……面對全球發達城市經濟體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日益加劇的區域競爭和陰晴不定的全球經濟形勢,特區政府順勢而為,在國家支持下尋求產業格局的變革。
從提出發展科技資訊項目的數碼港,到成立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從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到施政報告推動“再工業化”,回歸以來曆屆特區政府積極引導經濟多元化發展。行政長官梁振英提出,特區政府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須變得更加積極有為,主動引導企業和社會的經濟行為。
從港島到九龍,特區政府主導興建的多個大型工程同時進行。在西九龍填海區最南端一塊面積約40公頃的土地上,集世界級文化、藝術展示及市民娛樂、消費為一體的西九文化區綜合體,2013年破土動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將在這裡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