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博士京城比學術 全國台灣研究新生力量崛起
http://www.CRNTT.tw   2017-06-11 00:24:43
博士生對論文進行宣講
 
  在兩岸社會的議題部分,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趙子龍和羅鼎鈞合作撰寫《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社會適應性對台生就業創業意願的影響——基於調查問卷的實證分析》論文。他們通過調查問卷和多群組結構方程模型的方法,從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分析大陸就業創業優惠政策與台生社會適應性對該群體在大陸就業創業意願的影響程度。文章分析認為,首先,大陸就業創業優惠政策與台生的相關意願呈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其次,台生對大陸社會的適應程度對其就業創業意願呈顯著正相關關係,且比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對該意願的影響程度大,最後,大陸就業創業優惠政策與台生在大陸的社會適應性之間呈現相互正相關關係,並就此提出相關建議。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陳沛超在《基於“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對台“巧實力”戰略構建》一文中提出,在構建對台“巧實力”中,首先應不斷加快大陸自身發展,繼續強化對台戰略優勢,其次應夯實兩岸中華文化根基,加強兩岸高校教育連結,然後加強兩岸交流交往的制度化框架,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最後加強對台工作頂層設計,堅持雙軌並進協同創新。

  在兩岸經濟的議題部分,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王珊珊的《兩岸產業結構差異性判斷與成因研究》一文,分別對兩岸三次產業、製造業、服務業的產業結構差異進行測度,並用實證方法進行成因分析。結果顯示:兩岸三次產業結構和服務業結構趨同,但製造業結構呈波動性趨異狀態。本文建議,兩岸產業應尋求優勢互補,尋找兩岸製造業合作的新商機;利用適當產業政策引導,避免兩岸重複投資;注重勞動力質量,為產業發展助力;走和平發展之路,為兩岸產業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林士清與樊羚合作完成的《因應東盟經濟共同體(AEC):析論台灣“新南向政策”的觀點》運用跨層次分析,分別探究了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的區域經濟整合趨勢、檢視新南向政策本身、探求新南向政策如何契合AEC。文章還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新南向應因應AEC區域經濟整合,將經貿重心置於高值服務業;二是強化台灣-AEC的供應鏈,建立策略聯盟關係;三是善用新住民在人力、語言與跨文化的優勢;四是從投資面擴及多重層次建立東(南)亞的區域經貿戰略。

  台灣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段哲哲對《基於SEM公共服務動機對工作投入影響研究——來自台灣的經驗》做匯報。文章以台灣地區公務員的公共服務動機為研究對象,使用結構方程式分析方法,發現島內公務員的公共服務動機PSM的值低於全球各地區。文章認為,應該擴大文官參與決策,同時倡導天下為公,犧牲奉獻的內部組織文化。

  在近現代史方面,來自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的卞梁以《方志學視野下的晚清中外台灣游記(1840-1895)——兼論近代台灣地方話語權的再建構》一文,闡釋游記與方志在體例及內容上的共通之處,後通過對晚清中外台灣游記的解讀,分別梳理各自在特殊歷史時期的發展脈絡和形成特點,嘗試剖析兩者在爭奪近代台灣地方話語權的過程中展現的中西文化差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