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唐欣偉。(中評社 梁雅雯攝) |
中評社台北5月27日電(記者 梁雅雯)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25日舉辦“川習會(特習會)與朝鮮半島危機”座談會,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唐欣偉在會中預測未來中美關係時表示,中美都有各自必須解決的內部問題需處理,且目前中國軍力遠不及美國,他認為,短期內美中關係還有朝鮮因素有助於維持穩定關係。
座談會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行,邀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唐欣偉、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所長馬振坤、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陳蒿堯及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宋學文等與會座談。
唐欣偉從朝鮮因素對美中大國領導人的國際結構影響,及習近平和特朗普在這樣的結構下,會怎麼看對對方的關係進行分析。
唐欣偉認為,特朗普比較難預測,因為他本身沒有政治經驗,只能從他的言論、從商經驗及過去有好感的領袖來看他可能的路線。其中一個可能成為特朗普模仿對象的是,特朗普在書中提到的前總統雷根,是他書中少數肯定的總統,而他筆下的雷根是強硬的,是否真的走雷根路線還需要觀察。
不過,唐欣偉表示,特朗普上台前的言論顯示,他不在乎刺激北京或其他政權,但可能親俄,假如特朗普真的和俄國改善關係,那大陸可能就變成美國頭號大敵。另外,特朗普曾多次嚴詞抨擊,大陸經貿作為使美國許多人喪失工作機會,並宣佈大陸為匯率操作國,要對大陸商品課徵高額關稅。
唐欣偉指出,特朗普上台後,兌現了退出TPP、廢除奧巴馬健保等競選期間承諾,也真的採取措施限制穆斯林入境等,可是卻沒有真的對大陸實施保護關稅,這點讓人聯想到選舉期間旗幟鮮明反共,並對台灣非常友好的雷根,當選總統後卻與大陸簽署限制對台軍售的817公報。
唐欣偉說,特朗普大幅增加軍費,目的未必是要與中國軍備競賽,但繼續保持對共軍優勢,確實可以在短期內達到嚇阻衝突爆發的作用。
唐欣偉說,短期內,美國與中國有理由合作處理朝鮮問題,雙方領導人也都有急需優先處理的內部問提,不樂意與另一個大國產生劇烈摩擦。在5月中旬,中美締結貿易協議,美國也派員到北京參加一帶一路論壇,雖然並不代表兩國間不會起爭執,但至少在短期內,合作氣氛會比過往更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