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京醫改後跨科開藥需求增加 可酌情滿足
http://www.CRNTT.tw   2017-05-14 15:21:31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隨著醫事服務費的推開,患者跨科開藥的需求有所增加。市衛計委半月前曾為此發文允許專科醫師可酌情跨科開處方。

  醫改“滿月”,記者採訪10家醫院發現,半數已能酌情跨科開藥,仍有部分醫院未開展這一服務。

  醫改後跨科開藥需求增加

  4月8日,北京市啟動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消掛號費、診療費,新設醫事服務費,並推行藥品陽光採購。昨日,記者從北京市衛計委了解到,截至5月10日,北京藥品陽光採購已節約費用約4.7億元,不少市民享受到了藥費下降的福利。不過,也有市民看到醫事服務費相對上漲,希望跨科取藥時能少掛號。

  清華長庚醫院急重症部部長陳旭岩說,醫改之後,提出跨科開藥的患者有所增多,有些患者甚至希望一個號能把三四個科室的藥都拿齊。“以前患者覺得就多掏幾塊錢,不在意多掛幾科,現在掛號花費多了。另一點也涉及技術含量的問題,如果醫生給他診斷、治療、建議,他們覺得掛號的錢值了,有些病人病情在穩定期,反覆看了多次,會覺得找醫生就是為開方子,只開一科的藥,不值”。

  半數受訪醫院可跨科開藥

  針對類似現狀,4月下旬,市衛計委出台關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工作的補充通知,對醫生跨科開藥給出明文規定。通知中提到,滿足代開其他專科的處方屬於連續治療、病情無進展、不需要調整治療方案(包括藥品、劑量、時間)等條件的前提下,專科醫師可以開具非本專業疾病診療處方。

  文件下發已近半月,有多少醫院可跨科開藥?近日,記者通過實地探訪、電話咨詢等方式,詳細了解北京8家三甲醫院、2家二甲醫院的開藥情況。其中,三甲醫院中清華長庚醫院、北京老年醫院、友誼醫院等能酌情跨科開藥,受訪的2家二甲醫院都可跨科開藥。
老年慢病患者希望多開藥少跑腿

  記者走訪發現,主動提出跨科開藥需求的不少為老年患者。家住菜市口的82歲市民劉女士說,她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腎也不太好,需要服用大量藥物,要分別去心內科、泌尿科、內分泌科等科室取藥。“沒法一次把藥拿完,而且一次也只能掛兩個號,三天兩頭老往醫院跑。”

  陳旭岩也稱,提出需求的主要群體的確是老年病人,一般重叠高、糖、冠、腦等慢病,及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症狀,需要長期用藥。普仁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楠介紹,很多老年患者病情較為穩定、長期吃藥,有些腿腳不好,多次掛號的時間和經濟的負擔較大。

  不光老年患者,也有家長向記者反映,有時帶小孩上兒科醫院看病,希望一次能多開點藥、少掛號,“昨天帶小孩掛了耳鼻喉科,他又有點咽炎,就希望能一次把咽炎的藥給開了,最好還能開點濕疹的藥”,市民陳先生說,小孩看病每次幾乎全家出動,醫院患兒多,也不希望孩子在醫院停留太久。

  焦點1

  內外科間多不能跨科開藥

  醫師可酌情跨科開藥,是否意味著所有科室都能開?在可跨科開藥的幾家醫院中,基本對跨科範圍有所限制,為了確保安全,多要求內外科等“大科”間不能跨科開藥、罕見病藥品無資質不可跨科開藥。

  北京老年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科室開藥不能跨大專業,例如內科系統不能開中草藥、外科創傷類藥品;皮膚科、耳鼻喉科、眼科不能開內科用藥。

  普仁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楠則表示,除不可跨大專業外,門診大夫一般也不會跨科開急性藥品。“有些高血壓病人會讓大夫開幾盒消炎藥,因為他今天嗓子疼。一方面‘急三慢七’,急性藥品一般只開三天的量,另一方面,單純的嗓子疼未必要用消炎藥,抗生素不規範使用容易產生耐藥性,有些老百姓自己覺得這是有炎症了,但不一定,需要專科醫生來進行判斷。”

  西城區一家二甲醫院院長補充道,一些OTC類藥品、中成藥、治療腳氣等不良反應小的藥品,醫生可酌情跨科開,但風險大、專科跨度大的藥品不允許。“比如腫瘤藥、精神類藥品、高毒性藥品。有些藥對肝功能、腎功能損耗很大;一些治療腫瘤的藥物病人吃了看著好好的,可能白細胞掉下去了,只有專科檢查才能看出來。”此外,緩解疼痛的塗抹類藥品,因可能掩蓋疾病症狀、延誤病人及時就診,醫生一般也不會跨科開。

  焦點2

  有醫院為跨科開藥上“雙保險”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受訪的部分三甲醫院尚不允許跨科開藥,業內對跨科開藥存在部分質疑。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應提倡大醫院跨科開藥,大醫院以專科見長,專科大夫的知識體系不同於基層醫院的全科大夫,跨科開藥存在風險。

  上述二甲醫院院長也坦言:“病人的病情穩定不穩定、藥品是不是該調整了,不是病人說了算,專科醫生才清楚,長遠來看,這其中還是會有一些安全隱患。”不過,她表示,醫生本身對風險也會有所把控,“沒有把握的一般不會開,萬一出問題,對他自己的職業也會造成嚴重影響。”

  陳旭岩認為,我國醫療現狀的確是醫院越大、走的道路越專,對醫師的培訓更強調專科能力,但醫師的綜合能力也應被重視。“現在病人活到90歲太容易了,而一個90歲的病人,不可能只有一個器官有問題。”她認為,借醫改的東風,大醫院應該培養出專科能力精深、同時具備良好的綜合能力的醫生,來較全面地滿足患者需求。

  陳旭岩說,跨科開藥一定是在病人方便和安全之間尋求平衡點,如果無法保證安全,寧願不方便。在安全、療效、不良事件可控的情況下,醫生可以跨科開藥。一般希望病人此前有進行過專科診斷,帶上紙質病例,或醫生能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內查到專科醫生此前開具的處方。“一些老人他自己形容不清楚,所以我們還鼓勵他們把在吃藥品的藥盒子也帶上。”

  為進一步確保安全,目前清華長庚醫院同時開通內部通道,醫生判斷可以跨科開藥、但個別細節不太確定的情況下,可以聯繫藥師和專科醫師進行詢問,醫院規定藥師及專科醫生不能拒絕。

  焦點3

  患者反映社區看病買不齊藥

  北京一直以來著力推動的分級診療,希望能將大醫院的專家資源騰給疑難重症患者,常見病患者下沉到基層。有業內人士表示,患者病情穩定,本就該前往社區,大醫院跨科開藥不利於患者下沉。

  不過,在走訪過程中,不少患者向記者反映,社區藥品不全、診治範圍有限。有患者表示,社區離家近、掛號便宜,但自己能買到高血壓的藥,卻買不到類風濕的藥。還有患者表示,有時社區醫生量完血壓發現不穩定,還是建議去大醫院診斷:“我體質不好,兩頭跑更費事兒,不如直接上大醫院。”

  陳旭岩認為,目前,一些患者尚未建立對社區醫院的信任,仍然把“賭注”壓在大醫院上,大醫院應該做相應調整以滿足患者的需求。“不能小醫院接不起來,大醫院也不接,把患者扔在真空裡,這不是改革的目的。”她表示,在醫改初期,大醫院就應該“屈尊”一點,為基層醫院的人才培養、藥品準備留出時間,讓患者對改革有所信任。


(來源:新京報)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