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相傳古時候,在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海島上,有一個薩桑王國……”《一千零一夜》開篇第一句話就提到中國。事實上,中國在這部名著中頻繁出現。《辛伯達航海旅行的故事》《裁縫的故事》等篇章中的人物都與“中國、航海、經商”這三個詞相關。
無獨有偶。宋人所編《太平廣記》記錄了在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40多個胡商的故事,他們大多來自波斯、大食等地區,擅長經商,擅尋商機,頻繁來華。例如,有波斯胡老“商販於此,已逾二十年”。又有老胡人買到寶貝後“泛舶歸大食去”。
航海去中國,泛舶歸大食。不同文明的各自講述,共同複原出絲路的包容、交融與繁榮。這些特性,亘古不絕,延綿至今。這些故事,共同書寫出追逐夢想、實現願望的“新一千零一夜”。
八百年的飄香滿屋
雖是故事傳說,但《一千零一夜》所反映的背景和一些基本事實不虛。唐宋時期,大批阿拉伯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他們中包括商人、旅行家等。後來,不少人在中國沿海地區定居,繁衍生息,其中就有現年63歲的泉州香料商人蒲良宮的祖先。
據考證,蒲良宮的祖先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從中東經東南亞輾轉來到中國,先定居廣州,後移居泉州。十三世紀中葉,蒲氏家族中的蒲壽庚,依托當時極盛的海上絲路貿易,成為泉州首屈一指的商賈,史書稱其“擅蕃舶利者三十年”。那時,蒲氏族人把中國商品沿著海上絲路運到中東,又把產自中東的香料運回中國。在蒲氏家族眼中,絲路,就是“香路”,就是生存之道。
蒲壽庚後人在泉州已繁衍至十九代,傳承香料生意至今。蒲良宮是蒲壽庚第十七代孫,在泉州永春縣達埔鎮經營有“蒲慶蘭香室”。香室內展示的降真香、安息香等香料,仍在散發昔日絲路的味道。
蒲良宮小心地捧出一本《蒲氏族譜》。他按照書中的譜系圖,講述每一代先人的故事,講述自己從5歲開始識香辨香直至練成“蒙眼識香”的故事,講述他如何把家傳技藝傳授給後人與鄉親的故事。
香室屋後的平房,是制香作坊。推開老木門,香氣撲面。像往常一樣,蒲良宮卷袖、碾粉、沾水、甩水,將香芯展成扇形,在香料壺內滾動,將香料均勻裹在香芯上。那份嫻熟與自信,造就出一束如孔雀開屏般美麗的香花。
萬里異域傳香,百年技藝傳承。今天,仍有一兩百名蒲氏後人生活在永春,他們早已融入當地生活,但作為制香傳人,他們仍像古代那樣和海外香料世家交流技藝,也把中國香傳播到海外。
蒲良宮的兒子蒲海星用沉香“奇楠”給自己的女兒取名,並教她聞香識香。在蒲良宮眼中,“中國香的精髓就是合香,合,就是中外文化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