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網評:民進黨爭權內鬥對凸顯蔡英文“內傷”
作者 賈永輝 河北省衡水市 自由撰稿人
日前,民進黨圍繞2018地方縣市選舉絞盡腦汁,明爭暗鬥,爭權內鬥的大戲接連上演。尤其是被認為是民進黨穩贏的高雄市,派系之間的你爭我奪的架勢,已到刀刀見骨的地步,就連蔡英文和陳菊都“奈何不得”,“鎮不住”激烈的內鬥。
高雄,被稱為是民進黨的“穩定票倉”。民進黨各派系都認為只要獲得提名,就可順利當選。為民進黨磨刀霍霍試圖登上市長寶座的各路人馬,內心的優越感已經演變了今天的志在必得。爭相通過人脈、靠山、權謀展開積極布局,尤其是利用自己的“後台”爭取獲得民進黨提名。
民進黨黨內初選“多搶一”的派系亂鬥,“英派”、“謝系”、“新系”代理人紛紛表態參選,有派系甚至出現兩候選人互不相讓,同室操戈,需要“掌門大佬”出面調停的地步。“謝系”兩大在地“民意代表”管碧玲與趙天麟皆以高雄市長為政治生涯終極目標,卻都展現出當仁不讓的態勢。而屬於“新系”的劉世芳是現任市長陳菊的心屬人選,可劉的民調卻一直墊底,毫無起色。而最終能不能出現,就看陳菊的能力了。
直白一點,就是只要能獲得提名,便可“躺著也能勝選”。所以,民進黨各派系之間想法設法的爭搶提名,從個人來看是為了在政治上“更進一層樓”,從派系利益看更是為了積攢實力型的人脈和資源。現在處於利益的共同點而抱團取暖,各取所需。但個人的權謀卻永遠勝過當前的利益。
民進黨以往的所作所為和自私自利歷史,利益面前都是反目成仇,無所顧忌。現在高雄市長參選人的提名,就成為驗證民進黨一貫嘴臉的最好時機。比如爭搶的候選人之間,不斷的報料、揭短、互批等手段,都是利益高過一切的反應,也是一切以達到勝選為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