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人民的名義》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香港4月20日電/最近一段時間,許多中國人都在追逐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無論是綫下閑談,還是綫上分享,該劇都在升溫發酵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18日載文《以“人民的名義”反腐》,文章說,這是少有的一種社會現象,特別是因為該劇是以嚴肅的反腐倡廉為主題,卻在以娛樂調侃為賣點的湖南衛視聯播。在文化多元和衆口難調的時代,口碑和收視率都大獲成功的電視劇更是難得。
自2013年以來,中國掀起一場反腐風暴,一大批高級黨政官員落馬。無論是懲治官員的規模、級別和範圍,都是前所未有的。以“八項規定”為代表的紀律整肅,也滌蕩了官場文化,規範了政府官員的行為。耐人尋味的是,沒有一部像樣的文藝作品對此進行反思。盡管反腐動作大,但“劇透”內情不多,很難滿足人們想知道內情的欲望。因此,該劇填補了一個如此大的空白,其熱播也就順理成章。
腐敗就像一個無孔不入的毒瘤,會扭曲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的一切現象。這部電視劇擁有當前社會的各種元素,可謂接地氣和快人心。小官巨貪、官二代、拉幫結派、特權政治、權錢交易、庸政懶政,幾乎所有政府部門的弊病沉屙都不放過。貧富差距、土地拆遷、群體性事件、民間借貸、電信詐騙、政府辦事難、黑惡勢力、社交媒體,種種熱點社會現象也一網打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