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從喚醒國人心中詩情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到驚艶世界的G20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從領跑文化產業的“互聯網+文化”,到以“百姓點單”實現供需精准對接的公共文化服務雲……2016年以來,一系列文化現象成為全面深化文化領域改革進程中的生動注腳。
補齊短板:改善文化民生 提升百姓“獲得感”
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補齊短板”意義上的民心工程。3月1日起,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正式施行,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實現從行政性“維護”到法律“保障”的跨越,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公共文化服務將實現從可多可少、可急可緩到標準化、均等化、專業化發展的跨越。
談到如何貫徹落實好這部法律,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接受採訪時談到,目前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存在有數量、缺質量的問題。“在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提供上,要把政府的‘送菜’與群眾的‘點菜’結合起來,只有讓群眾‘點菜’,公共文化服務才能提高效能,也才能增強實效性。”
文化供給怎樣更好地對接群眾需求?在已經開展5年多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中,浙江嘉興、重慶大渡口區、廣東黃埔區等地探索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推動由單一陣地服務向“陣地+流動+數字化”服務轉變,進一步滿足百姓基本文化需求。
城鄉區域發展不均衡是公共文化建設的另一突出問題。廣大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欠賬較多。一年多來,中宣部會同文化部等部門實施貧困地區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工程。截至2016年底,已建成村級中心約5000個。按照要求,貧困地區在每個鄉鎮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簡易戲台、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器材和一套體育器材,選取1個村建設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各地以建好用好管好村級中心為抓手,補齊文化短板,以文化扶貧助推文化小康。
激發活力:文化產業發展穩中求進雙效統一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組數據勾勒出文化產業穩中求進的發展軌跡: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80314億元,比上年增長7.5%(未扣除價格因素),增速比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數字文化產業成為領跑: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5752億元,增長30.3%。
從文化市場表現看,2016年,全國電影票房總收入457.12億元,同比增長3.73%;全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為701億元,同比增長12.30%。
旺盛的文化消費,正是文藝創作活力迸發的生動寫照。《湄公河行動》突破主旋律影片的商業困境,電視劇《彭德懷元帥》《海棠依舊》熱播,G20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呈獻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盛宴……張揚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價值的精品力作受到市場歡迎。
著眼雙效統一,國有文化企業在改革實踐中取得不俗成績:去年發布的第八屆“文化企業30強”主營收入和淨資產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其中25家國有文化企業普遍建立了編輯委員會、藝術委員會等專門機構,推動內容創新,加強導向把關。
提升自信:努力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2017年春節,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熱播,讓人們重拾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熱愛。
“詩詞熱”仿佛一股清流,使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浸潤著當代人的心靈。
如何延續中華文化血脈並從歷史傳統中獲取精神養料?今年1月發布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意見指出,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激發傳統文化的時代活力,各地各部門正在積極行動,從基礎工作做起,推動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絡平台熱播,朝珠耳機、“朕就是這樣漢子”折扇等一系列文創產品廣受歡迎,讓600歲故宮變“網紅”;文化部實施的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讓名家好戲得以薪火相傳;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當地特色產業,不僅“活起來”“傳下去”,而且讓曾經閉塞落後的村莊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資源,而且能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提供全球治理的思想智慧。”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讓我們在努力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提升文化自信,矚望文化復興。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