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會現場(中評社 徐夢溪攝) |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中評社報道組)昨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記者會,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劉長樂、馮驥才、蘇士澍、成龍、海霞,四位文藝界、傳媒界知名人士以“談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為題與記者交流。
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劉長樂列舉了這樣一項數據:越南對中國有好感的只占17%。他表示,這個數字是不是比較誇張,我們不知道,但是他覺得中國的發展、中國目前的變化,確實海外認知也了非常大的差距。
的確,中國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但其與現有海外形象存在著不協調、不同步、不匹配的現象,尤其是中國近年來周邊外交形勢複雜嚴峻,中國在涉外場合、國際問題與全球事務的話語權問題不斷凸顯。因此,講好中國故事,提振中國聲音,推廣中國方案,成為了當代中國傳媒界尤其是涉外傳媒界的重大使命與首要課題。
當然,隨著網絡話語的興起,傳統輿論話語體系正不斷受到網絡話語體系的衝擊與塑造。故我們經常看到,越來越多的網絡流行語被納入主流敘事中的話語要素;與此同時,一些發自最高層、兼具權威性與草根性的話語,也隨著網絡傳播的不斷深入,成為了風靡一時甚至長期流行的網絡熱詞。上述案例甚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不過,最近興起的“怒懟”一詞,以及它在涉外時政報道中的頻繁出現,卻不禁讓人心生憂慮。大概就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尤其是一些涉及特朗普言論的新聞,有媒體喜歡動輒稱他“怒懟”某某人,以至於到後來,對於一些描述我涉外官員在國際場合或接受外媒專訪時回應我國對外政策敏感問題的報道,一些自媒體、網站也逐漸喜歡在標題中冠以“怒懟”二字。今天是某大使“怒懟”西方代表,明天又是某發言人“怒懟”外媒記者,似乎給受眾們留下我涉外官員總是一副怒目圓睜、怒發衝冠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