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短板、用戶黏度成致命痛點
春 節前,重慶渝北區的向晴網購了5斤芒果。下單第二天,芒果就從廣西發出,第五天上午才到達重慶,向晴多次催促快遞送貨,卻被告知春節放假不予配送。下單 19天後,向晴終於收到了網購的芒果,但芒果卻早已腐敗變質。“再也不敢在網上買水果了,明知道水果容易壞,物流還這麼慢。”向晴說。
向晴網購水果的遭遇折射出,物流難題已成為生鮮電商發展的致命痛點。
不 同於普通商品,為保證新鮮、減少損耗,多數生鮮產品需要冷藏或冷凍存儲,配送也需要專門的冷鏈物流。據楊代超估算,生鮮產品的配送成本比普通商品至少高 30%以上。“更要命的是,當前國內冷鏈物流體系並不成熟,借助第三方物流必然影響用戶體驗,自建冷鏈物流成本太高,企業又無法承受。”楊代超說。
與此同時,生鮮電商平台普遍面臨訂單少、複購率低的問題。楊代超說,生鮮產品具有多樣性,標準化程度低,而消費者的評價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容易無法滿足心理期待而放棄二次購買。
重慶白領張玲曾網購過一次香蕉,但她覺得,香蕉口感不錯,但個頭太小,不打算再次網購,而是選擇去市場挑選。“在市場上可以看大小、顔色,還能捏一捏,買著更放心。”
不僅如此,用戶很難短期內改變購買生鮮產品的消費習慣。吳限說,相比北、上、廣等大城市,重慶消費者普遍時間成本不高,買蔬菜水果也比較方便,電商平台尚無法刺激用戶改變固有的消費習慣。
“物流跟不上,用戶引不來,已形成惡性循環。”吳限稱,網購生鮮產品的人群無法形成足夠的訂單,沒有足夠的訂單量,就難以支撐用於平台建設、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成本投入,電商平台必然面臨虧損。
除 此之外,缺乏一體化的採購基地也是生鮮電商的痛點之一。楊代超說,在與種植和養殖大戶談合作時,對方往往要求有包量保障,例如訂單總量必須高於10萬噸, 平台無法就此與種植戶達成共識。2012年入駐奇易網的北碚區種植戶凌先生表示,自己就沒有使用網上平台,“更多的是自己直接賣。”
應實現信息對稱促融合發展
記者發現,在“哀鴻遍野”的形勢下,也有個別生鮮電商平台另辟蹊徑,開拓出全新的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