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 從古巴首都哈瓦那驅車西行45公里,就看見前方一片開闊的園區。藍天白雲下,廠房拔地而起,卡車轟鳴往來,工人們在集裝箱碼頭忙碌著。這裡是古巴馬列爾特區,號稱古巴歷史上最大的經濟項目。面對記者的鏡頭,經濟特區一位負責人大聲說,我們在這裡等待中國。
【經濟項目已見雛形】
占地465平方公里的馬列爾特區2013年啟動。長期實行計畫經濟的古巴宣布將打造國內首個經濟特區,通過優惠的稅收政策吸引外資,以技術創新和產業聚集帶動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這裡,能看到特區管理人員辦公所在地及三層樓的商務中心早已開始運營,銀行、海關、電信公司、法律顧問公司等都在向客戶提供服務;第一個物流區塊已經成型,為特區提供服務;大型貨運卡車川流不息地駛向特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列爾港集裝箱碼頭;不少區域還在開發建設,很像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建設場景,顯現著生機。
特區商務評估主管奧斯卡·佩雷斯-奧利瓦對記者說,馬列爾特區成立三年多來,已發展23個授權用戶,包括13家外資全資公司、4家古巴全資公司、5家合資公司和一個國際經濟協會,項目價值總計9.6億美元,將創造4000多個直接就業機會。“我們的投資者來自古巴、巴西、墨西哥、西班牙、法國、葡萄牙、比利時、荷蘭、越南和韓國,獲批准的用戶中有8家已經開始運營。”
古巴與西班牙合資組建的伊比利亞美洲金融公司為特區項目提供融資。該公司商業主管何塞·加西亞稱,馬列爾是古巴經濟發展的主要舞台,而古巴市場充滿機遇。他說:“我們要支持企業,為他們融資,幫助他們在古巴或特區立足,為發展項目提供資金。”
去年11月,古巴與英荷跨國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合資組建的聯合利華祖赫爾公司,以及古巴與巴西合資組建的巴西-古巴煙草公司開始在開發區動工興建,業務包括生產出口香煙。聯合利華曾在古巴銷售衛生用品,後因為股權矛盾撤出,現在返回古巴標誌著聯合利華在這個島國新的發展。
【要當經濟新引擎】
古巴於1994年頒布法律允許外資投資,2014年古巴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又通過新的外商投資法律,為投資古巴的外國公司提供優惠經濟環境。古巴希望每年吸引約20億美元的外資,但目前為止這個目標尚未達到。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正大力推動與不同地區的國家發展經貿聯繫,而馬列爾肩負著拉動古巴經濟的引擎作用。
在這裡,所有公司可以享受特殊稅收政策,如免除10年的利潤稅以及雇工和進口設備的相關稅收,運營的第一年還免除銷售和服務稅;加上古巴政局穩定,人力資源充足且具備專業能力,特區對外國投資者頗具吸引力。
佩雷斯-奧利瓦說,特區內符合古巴產業需求的主要領域是物流服務業和生物技術,“我們尤其對制藥業和生物技術領域的項目感興趣,因為這是我們國家在過去30多年內取得了重要成就的領域”。
對於使用先進技術開發食品、消費品及包裝材料,特區也很鼓勵。根據古巴勞動力的特點,古巴工人能對這些技術快速準確地吸收,從而提高古巴的總體生產率。
越南的太平投資貿易公司在古巴銷售產品已有20年,公司決定將業務擴大到投資領域,生產嬰兒和成人紙尿褲及女性衛生巾等古巴和該地區需求量極高的產品。
韓國的ArCo33公司主要生產醫療器械,總裁李驥勢(音)說:“古巴每年進口一億只一次性注射器,這裡有很大市場潛力。”
【要給中國商界注入信心】
中國是古巴的第二大貿易夥伴,然而記者採訪中發現,目前還沒有中國企業入駐馬列爾特區。
佩雷斯-奧利瓦說,特區及古巴其他機構已多次去中國進行推介與交流,共同評估在特區投資的可能性,同時也與訪問古巴的中國代表團進行定期會晤。在去年11月舉行的哈瓦那國際博覽會上,不少中國公司與特區進行接觸,“已經有中國公司感興趣,我們也在談不同的項目”。
根據項目性質和相關法規,特區項目需要經過馬列爾特區辦公室總監和古巴部長會議兩個機構審批。特區辦公室總監通常在接受材料30天內給出審批結果,而需要部長會議批准的項目最長審批時間為60天。
馬列爾特區的產業園、現代化港口和集裝箱碼頭都已經啟動。馬列爾港是天然良港,特區港口的啟動標誌著馬列爾港正式“嵌入”古巴乃至整個拉丁美洲的港口運輸系統,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一體化進程注入一劑強心針。
值得一提的是,港口的數字運營操作系統和集裝箱碼頭的重型裝卸機械都來自中國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的華為公司也為碼頭提供了通信技術設備,所有這些都推動了碼頭的現代化效率。目前,進出碼頭的每個集裝箱都能用最新技術稱重並掃描確定內容。
佩雷斯-奧利瓦反覆表達對中國公司的期待,他說古巴需要進一步為中國商界注入投資信心,讓他們熟悉特區的優惠政策及做法。
中古經貿潛力巨大。2015年雙邊貿易超過20億美元。中國的“宇通”大巴、“吉利”轎車、“華為”通信設備、“一拖”的農用機械以及“海爾”“美的”家電在古巴可謂家喻戶曉,古巴也將中國視為更新社會經濟模式的戰略夥伴。
佩雷斯-奧利瓦說:“古巴和中國經濟和政治關係太密切了,真心期待中國公司來特區發展”。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