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有關於處理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問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框架。我認為涵蓋三內容:一是兩岸的政治基礎就是“九二共識”。“九二共識”能否輕易被取代?“九二共識”如果能被取代,我們必須解決一些關鍵的、前提性的問題。“九二共識”當年形成的時候,有兩個基本前提:第一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第二是兩岸當時情況是要謀求統一的,大家對此都沒有異議,這是“九二共識”裡面兩個最重要的前提,這在當時不用討論的,所以沒寫出來。民進黨上台以後,在兩岸論述上的重要意圖就是要重新討論這個前提。當前提也可以被討論的話,那就意味著另起戰場了,就不是說“一個中國是什麼”的問題了。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夠在“九二共識”之外找到新共識的話,這兩個前提一定要有,否則一退千里。有了政治基礎,,就有了誠意,雙方就有了解決問題的共識,這個可能更重要。
其次,在基本框架裡面,反台獨是必須要提的。面對島內還有這樣一股反對國家統一的勢力,而且它還在台上並獲得相當一部分民眾的支持,所以反台獨在整個框架體系裡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我們反獨促統的關係上經歷了幾次變化,接下來在這樣一個階段裡面反獨和促統的關係如何進行處理,其實這裡面也有許多需要討論的問題。習總書記在很多論述裡面對這些都有涉及,但我還沒有系統整理出來,包括反獨的具體形式和它的具體能夠達到的程度等,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基本框架裡第三個問題是兩岸的融合式發展的問題。融合式發展是習總書記和我們的對台政策裡提的比較多的概念,融合式發展其實是在“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和反台獨基礎上提出的解決兩岸關係的具體路徑和方法。融合式發展是在交流的基礎上形成兩岸之間的心靈契合,雙方沒有敵意,在經濟上依存,達到共生共榮的局面,其實離心靈契合也就差不多了。
第四是我們的基本目標。也就是在習總書記的論述過程中,對台政策和對台思想體系的基本目標是國家統一,這是沒有疑問的,但在習總書記的論述中,兩岸關係的處理其實放在整個民族復興的高度來談這個問題。民族復興和“共圓中國夢”下面的國家統一問題,事實上它的含義和簡單的國家統一的含義是有差別的,這裡面的含義最起碼可以涉及這麼幾個方面:第一,在整個國家發展戰略的目標和譜系當中,統一台灣的位置在哪裡?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不是也是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有的問題很重要,也很緊急,也有的問題很重要,但並不緊急。台灣問題到底是什麼樣的問題,這在中國夢裡面還有進一步闡發的空間。第二是“共圓中國夢”下的國家統一,事實上指向了共同繁榮的國家統一路徑,也就是這樣一種國家統一在一定程度上把武力統一往後排了一個層次,而是把兩岸交流和溝通放在比較靠前的位置。第三是大陸本身的發展依然是國家統一的具有決定性的核心力量,“共圓中國夢”就是共享整個國家發展的成果,但主力還是要靠我們來去實現,所以我覺得,在“共圓中國夢”的目標下所討論的國家統一問題,它的層次會更高。
最後一點,在整個習近平對台思想體系中,人文關懷應該是最主要的價值核心。在習近平的一系列講話中,包括提出“我們為推動兩岸關係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實現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人文關懷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這也是歷代國家領導人在論述兩岸政策的時候共同具有的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