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接地氣 講故事” “習語”何以近人
http://www.CRNTT.tw   2017-02-19 07:33:21
 
  語言的背後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識、是素質。正所謂“文從道中流出”。這正是“習語”直抵人心、富於魅力的原因所在。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功夫在詩外”,沒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何來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用“講故事”的藝術架起橋梁

  從諸子百家到佛經禪語,講故事常常是文化傳播“隱形的翅膀”。今天,講故事依然是新聞報道、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習近平多次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方面,他是提倡者,也是踐行者。

  黃土高原上,有一個叫梁家河的小村莊。幾十年前,鄉親們生活十分貧困,經常幾個月吃不到一塊肉。現在,梁家河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生活,吃肉已經不成問題。這個“梁家河故事”,習近平在美國出訪時講過,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也講過。通過這個故事,世人可以感知中國的發展進步,理解“中國夢是人民的夢”,讀懂中國領導人“足寒傷心,民寒傷國”的人民情懷。

  在習近平治國理政實踐中,“好故事”還有不少。

  ——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他以春秋時期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歷史故事,告誡領導幹部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出席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活動,他以“英雄母親”鄧玉芬投身抗日、滿門忠烈的悲壯故事,銘記中華兒女“抗戰到底”的不屈精神;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他以“半床被子”的感人故事,闡釋共產黨人與人民的血肉聯繫;

  ……

  習近平講故事,以事說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架起了連通古今、拉近距離的思想之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效果,這正是“看不見的宣傳”。“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對媒體人而言,善講故事,應是能力上的“標配”,也是常做常新的課題。中國故事,更精彩的內容還在後面,精彩的講述不能缺席。

  毛澤東曾指出: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不論是平易近人的語言風格,還是善講故事的語言藝術,習近平總書記在改文風上為全黨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樣板。《史記》有雲:“平易近民,民必歸之。”文風不是小事,改文風永遠在路上。從新聞工作者,到各級幹部,都需要交出讓人民滿意的優秀答卷。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