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續道,印度的空間技術總體上仍比較落後,不僅沒法跟美國比,而且落後中國一大截。它們仍然支離破碎,沒有形成較完整的體系。比如它的火箭推力就還不夠,支撐不了大規模的太空探索。它2016年的航天發射總次數為7次,中國同年是22次。
印度還沒有航天員進入太空,而且那個時刻看上去還很遙遠。它的空間站計畫也尚未啟動。它把探測器送上月球和火星軌道都是對現有航天能力的極限使用,雖然也有印度人在談“登月”,但印度火箭的推力不足和載人航天空白都支持不了那種談論。
印度的最大軟肋還是經濟規模小,國家的基礎薄弱。人們常說存在“兩個印度”,一個是“精英印度”,一個是“貧民印度”。印度是等級社會,它既有全球一流的精英,又有這個世界上數量規模最大的窮人。貧富差距如此之大的國家能夠做到“穩定”,大量窮人聽天由命,也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外界能從對印度的觀察中了解很多道理。一方面,經濟基礎的決定性作用不可克服。另一方面,事在人為也是真實的。印度也在走一條屬於它自己的道路,而且作為一個後發大國,應當說它做得不錯。它有雄心和抱負,同時也挺現實的。它喜歡攀比,但更傾向於比出自己的進步和信心,而不是比得讓自己垂頭喪氣。印度的政治和社會哲學都很值得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