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關於國內智庫是否過熱的討論由來已久。近日又有學者撰文指出:國內高校出現“智庫熱”是大學重心的錯位。那麼,國內是否真的存在“智庫熱”?如果有,應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智庫主要指就有關國內、國際問題進行決策導向的研究、分析和建議的機構或組織。智庫具有專門的研究對象和服務對象,根據承辦智庫的主體劃分,我國智庫大略可分為政府智庫、企業智庫和高校智庫三類。一般人之所以抱怨智庫過熱,是因為國內智庫數量在短期內突然大幅增多,特別是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後,各省份都湧現出大量智庫,甚至不少過去的咨詢機構借此改頭換面。截至2016年12月12日,“中國智庫索引”已收錄來源智庫達489家,其中高校智庫255家,黨政部門智庫68家,社科院智庫46家,黨校行政學院智庫44家,社會智庫36家,媒體智庫11家。另據統計,高校智庫出版的15萬部著作、158萬餘篇論文等最後轉換為公共政策建議的僅6萬餘份,總量極為龐大的智庫,提供的實質性建議卻極少。與其說人們在抱怨其數量過巨,不如說是在批評其產能低下。由於國內智庫大都依靠政府財政補貼得以運營,數量與質量如此不成比例也就意味著國家資源被嚴重浪費,人們質疑智庫熱,說到底還是因為其不計後果燒掉的錢太多了。
國內掀起智庫熱有其必然性,一方面源於國家的需要,無論是國內事務還是紛繁複雜的國際關係,政府都需要有專家團隊為其提供富有前瞻性、針對性、創新性的建議;另一方面,國內部分企業和高校,經過較長時期的醞釀已具備建立智庫的條件。它們或者具備相應的研究條件和環境,或者具備大批優秀人才。然而要將巨大的可能性轉換為現實的服務能力,顯然還需要一段過渡時期。結合一些國家的成功經驗,一個成熟的智庫一般需要40年左右的成長期,以這個時間為標準,國內大大小小的智庫無疑都太過年輕。過渡並不意味著繼續放任各地智庫機械式增長,而必須引入必要的競爭、淘汰機制,讓智庫經歷大浪淘沙的歷練,讓優秀的智庫慢慢走向成熟,讓準備不足的智庫理性地退出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