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勝選以來首個記者會上,特朗普不甘不願地承認,俄羅斯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對民主黨方面實施了網絡攻擊。
外有美俄之爭,內有黨派之鬥,這樁“黑客門”已在各方力量拉拉扯扯中跨了年,新動靜依然層出不窮。
樂意也好,不樂意也罷,特朗普知道,作為大選的勝利者、也就是“黑客門”客觀上的“受益者”,自己走進白宮前的最後一段路上,總歸繞不過去這扇“門”。
現在的問題是,以什麼姿態、何種策略?
特朗普11日在紐約舉行了自大選獲勝後首個記者會。一如預期,“黑客門”成為關鍵詞之一。
一方面,他終於公開接受了美國情報機構的判斷,也就是俄羅斯在去年美國大選期間對美國民主黨方面實施網絡攻擊;另一方面,他也批評民主黨未做好防範。
180度的轉彎的確不容易。在公開“認”了之前,特朗普團隊其實已提前“消毒”了幾日。
即將出任特朗普的白宮辦公廳主任賴因斯·普裡巴斯8日就向媒體暗示,特朗普在6日接到美國情報部門對有關俄羅斯黑客試圖干擾美國大選的報告後,對此事態度發生轉變。
特朗普幕僚凱莉安妮·康韋8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找補”道,雖然特朗普“相信”俄羅斯等方面的網絡黑客襲擊了包括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在內的美國機構,但特朗普堅持認為大選結果合理合法、並未受到俄羅斯黑客干擾。
說到底,黑客鬧事之說可以認,干擾大選之說不能認。
1月11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在紐約舉行的記者會上講話。新華社/美聯
此前,出於其特定處境和立場,特朗普一直對美國情報部門有關俄黑客干擾美國大選的調查結果報以嬉笑怒罵,甚至抨擊民主黨的郵箱系統“連十四歲的孩子都可以打開”,沒有理由認定幕後主使來自俄羅斯。但距離就職不到10天的關鍵時刻,特朗普為何突然掉轉風向?簡言之,形勢所迫,平穩過度為優先考量。
分析人士認為,一來,於共和黨內部,特朗普既受到了要求他認可情報部門調查結論的壓力,也因內閣部長提名需國會批准而“有求於人”;二來,在“黑客門”問題上,美國輿論也出現了一股要求新政府“報復”俄羅斯的壓力。
上任在即,特朗普最不希望看到再節外生枝,因而權衡利弊之下,部分妥協很有必要。
【新總統、老政府,鬧夠了沒有?】
再回到11日特朗普記者會上,對特朗普緊追不舍、與“黑客門”密切相關的另一大關鍵詞,就是一份“加料不加價”的報告。為了這份報告,特朗普怒火中燒,甚至直接將BuzzFeed新聞網斥為“垃圾網”、將CNN的報道斥為“假新聞”。
這兩家媒體日前都放出大招。CNN報道稱,美國情報機構負責人向特朗普匯報了“黑客門”事件的調查結果,還在簡報之外“附送”了一份摘要,指稱俄羅斯方面可能掌握對特朗普的不利情報——說白了,就是特朗普有把柄落在俄羅斯手裡。這與特朗普“親俄”姿態在美國所招致的各種“猜想”不謀而合。
CNN還算話說一半。BuzzFeed更狠,直接將這樣一份有關俄羅斯可能掌握特朗普私生活與財務狀況“把柄”的材料公之於眾。
據報道,一名潛伏俄羅斯多年的前間諜挖到了這一猛料。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就此事分別向奧巴馬和特朗普做出了簡報。但FBI對情報內容究竟核實了沒有、核實到什麼程度,外界都不得而知。
此事流出後,特朗普在推特上急忙撇清自己,駁斥其為假新聞、政治迫害。
值得注意的是,一來,這份“黑材料”據報道早在去年10月就已流出,因內容未經證實而未公開,趕在如此關鍵時刻風波又起,不免引人遐想;二來,除了上述兩家媒體“出頭”,其他主流媒體並未跟進,可能也是礙於材料本身核實不易之故。
自特朗普勝選以來,不僅與情報部門幾度齟齬,這位候任總統與現任總統奧巴馬、現任行政分支也是台面上、台面下幾度過招、互相使絆。
交接關鍵時刻,“黑客門”究竟只是作“敲打”用的一塊磚,還是繼續延宕的一池水?特朗普上台後,恐怕要經歷走馬換將的情報部門接下來如何處理“黑客門”?在“黑客門”一事上“反口”的特朗普又如何對待俄羅斯?好戲太多,拭目以待。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