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時代力量”是柔性政黨,缺乏基層組織基礎,只是依憑幾個明星人物的人氣來打知名度及吸收選票,因而在國民黨已經在野,“時代力量”失去攻擊焦點,倘以民進黨為假想敵,卻可能會惹怒其支持者,而且民進黨也不再禮讓其候選人的情況下,“時代力量”能否再保存去年初的佳績,不無疑問。沒有加入“時代力量”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將遭遇同樣的問題。由於柯文哲的民調直直落,早已超逾“死亡交叉”,曾經禮讓他的民進黨姚文智,就無需再次禮讓。因此,他目前就正在密鑼緊鼓備戰,而國民黨也在打算推出張善政這個強棒來收復失地。因此,柯文哲在明年的縣市長選舉中,前景並不樂觀。
“時代力量”等“第三勢力”由於是借助時勢而起,因而在政黨結構上,只是“柔性政黨”,因而其組織結構就不會遵循“群眾--階段--政黨--領袖”的模式,沒有全體黨員或黨員代表大會,在黨中央也沒有嚴格的架構制度,因而最容易渙散。不像國民黨和民進黨,其組織架構採用列寧式的“剛性政黨”模式,較為牢固,即使是黨的氣勢受挫,其基本架構還在,不單止是依靠明星黨員的人氣。因此,“時代力量”的發展前景,可能逃脫不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運。
實際上,在中外歷史上,所謂“第三勢力”雖然來勢洶猛,但都不得善終。要不是逐漸式微,要不就是被性質相近的大黨所吞併。新黨、親民黨、台聯黨剛興起時,都是來勢洶洶,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但不久即陷入內外憂患,迅速衰退,不但丟失議席,連政黨選舉補助金都拿不到,最終是茍然喘殘。
“時代力量”或許與新黨不同,因為新黨的支持者大多是外省籍中老年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其群眾基礎逐漸減弱;而“時代力量”的支持者則大多是年輕人,等於是不斷有“新血”補充,因而“時代力量”仍可支撐一段時間。不過,並不會長久,因為其所取得的席位,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民進黨相讓。倘若繼續向民進黨開刀,或許將會激怒基礎選民,轉回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