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研究所專家馬丁·高尼希是本次撰寫德國經濟調查報告專家委員會的一員。“許多地方政府面臨著財政赤字的風險。”高尼希對記者表示,尤其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地區,社會福利支出占了地方財政支出相當大的比重,是導致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的主要原因。“聯邦和地方政府層面雖然制定了社會福利支出標準,卻沒有給地方政府提供足夠多的財政補貼。”
對此,道爾指出:“地方政府處於德國‘食物鏈的最底端’,是一個體制性錯誤。”高尼希則表示,要想逐步解決地方政府投資不足的問題,必須迅速改變財政政策。“目前為止採取的諸如設立‘地方投資促進基金’的措施還遠遠不夠。”必須充分考慮到公共資金的再分配,才能制定出可以持續發揮作用的解決方案。首要任務就是幫助經濟發展較慢的地區,減少社會福利支出負擔,增加地方投資機會,擺脫“收入低、投資少、投資吸引力低、經濟實力差”的惡性循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要求德國政府向地方增投600億歐元,以改善基礎設施。
缺乏可行項目、審批制度繁瑣等制約基礎設施投資
“然而,錢不是制約基礎設施建設的真正壁壘。”德國《時代周報》經濟評論員馬克·希裡茨表示。以柏林為例,市政府每年抽取一部分可支配的財政預算,轉入設立的“城市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賬戶中,用以修葺重建破舊的學校、橋梁和道路等基礎設施。截至2015年底,這一投資基金已積累至7億歐元,然而當年的支出費用僅為5000萬歐元。同年,聯邦政府為困難地區準備了35億歐元的基礎設施建設專款,至今花費卻不足1.1%。
希裡茨指出,政府很少協助地方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規劃,往往導致資金到位以後,卻沒有合適的使用項目。久而久之,專款資金成了沒人願接的“燙手山芋”。以德國交通道路建設為例,自2003年出台德國聯邦交通基礎設施規劃至今,落實的具體規劃寥寥無幾。反之,沒有建設項目導致投資動力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疲軟,收入缺乏競爭力,專業工程師和建築工人數量逐年減少,並呈高齡化趨勢,無法推進複雜的工程。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數據,27%的基礎設施工程師年齡都在55歲以上。在希裡茨看來,這已成為一個嚴重問題。
審批制度繁瑣也是造成“花不出錢”的一大原因。諾依曼校長說,即使省出預算修路,也必須去3個不同的政府機構進行報備,拿到建築許可證等一系列批准證明。如果報備時沒能被定為“優先”處理事務,就不得不面臨漫長的等待。“迫在眉睫的修繕項目因為各種審核手續,遲遲不能開工。”德國工業聯合會副主席托馬斯·鮑爾批評道,繁冗的審批制度已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大障礙。
“德國亟須制定強有力的財政計畫刺激投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2016年11月的一份報告中敦促道,這樣“既能有助緩解歐元區需求疲軟的問題,又能消除現有經濟的結構性弱點”。高尼希建議,在經濟運行良好的年代,為支持公共部門的長期投資項目,應當建立“投資儲備金”。數字基礎設施也是未來的發展重點,政府可發展新型、高效技術,並加強與私人投資者的合作。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