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山多地少曾是長期制約貴州農村經濟發展的“短板”,但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山地生態農業正在變成新的發展優勢。記者近期在貴州多地採訪發現,過去“窮山惡水、刀耕火種”的景象已淡出視野,依托青山綠水而崛起的生態產業正在加快把山里人的“小康夢”變成現實。
綠色發展造就貧困山區新型農民
地處滇黔桂石漠化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黔南州長順縣,近年憑借50%以上的森林覆蓋率打“生態牌”,根據不同的海拔高度而形成的區域生態環境,選擇高鈣蘋果、紫王葡萄、綠殼蛋雞、優質核桃四大產業作為山地特色農業重點培育,並選擇一批鄉土能人引領,在扶貧資金投入、土地流轉和技術服務等方面重點扶持。
目前,全縣已種植高鈣蘋果6萬畝、紫王葡萄4萬畝、優質核桃18萬畝,綠殼蛋雞養殖930萬羽,有效帶動10多萬農民走上脫貧致富路。
擁有100餘畝果園的長順縣石板村村民陳永昌對記者說,近兩年,他每年收獲7萬多斤高鈣蘋果,年收入30多萬元。現在,他所在的村已種植高鈣蘋果3000多畝,超過全村土地面積的一半,越來越多農戶嘗到了甜頭。
武陵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遍布高山峽穀,但大自然賜給貴州銅仁市碧江區滑石鄉平緩的丘陵地貌,不僅生態好、水源好,而且出產的優質大米暢銷市場。從省外打工回來的滑石鄉白水村農民雷兵在鄉政府支持下辦起大米加工廠,並成立專業合作社,實行“農超對接”,收入是打工時的好幾倍,還帶動周邊數十戶農民增收。
政府引導和扶持發展綠色經濟,使貴州山區農業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主體快速成長。據介紹,目前全省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已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4430多家,家庭農場310多個,種養大戶730餘戶。
生態變資源助特色產業“風生水起”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貴州山區複雜的氣候所形成的獨特生態環境,為發展山地農業創造了條件,一批特色產業異軍突起。
黔西南州興仁縣把薏仁米產業做得風生水起:占全國70%的交易量在這裡完成,並輻射到東南亞地區;20萬人從事薏仁米種植、加工和貿易,占全縣總人口的40%;10多家深加工龍頭企業除消化本縣30萬畝薏仁米產量外,每年還要從外地“吃進”10餘萬噸。
據興仁縣農業部門介紹,這幾年,全縣依托黔西南州農科所的科技力量,不斷加大對薏仁米產業的扶持力度,目前全縣種植薏仁米覆蓋15個鄉鎮4萬多農戶10多萬人,以戶均種植6至8畝計算,每戶收入有1.2萬元至1.6萬元,對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發揮了顯著作用。
貴州歷史上並不生產藍莓,但當地的氣候和土壤適宜藍莓生長,為幫助農民脫貧增收,當地政府從外國引進優良品種,進行培育。如今,以“麻江藍莓”為品牌的生產基地遍布黔東南州16個縣市,種植面積達13萬畝,年產鮮果8000噸以上,年產值上億元。
麻江縣委書記王鎮義說,當地引進深加工企業生產果汁、果酒等產品,形成集生產、儲存、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綠色農產品全產業鏈,有效帶動449戶貧困戶種植藍莓增收。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產品特色化,貴州山地生態農業煥發新生機。全省茶葉、蔬菜、精品果業、中藥材、脫毒馬鈴薯、特色漁業等已呈規模化發展態勢。
產業園區引資聚力為生態農業增添活力
立足於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貴州以產業園區建設為依托,對外擴大招商引資,對內聚集要素資源,帶動和引領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在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一排排標準化的智能大棚與周邊一棟棟氣派亮麗的新式黔北民居交相輝映。當地農業部門人士說,兩年前,他們從省外引進一家公司投資2.6億元,在花茂村建設集繁育、種植、配送、加工、觀光於一體的生態農業公園,不僅就地吸納170多人就業,還帶動了鄉村旅遊大發展,全村陸續開辦農家樂50多家。曾經貧困的村民推倒舊房建新房,清一色的新式黔北民居坡屋頂、白粉牆、雕花窗、三合院,亮麗氣派。
隨著近年國家對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加大,貴州著力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築“巢”引“鳳”,一個個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園區成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新平台,加快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據貴州省農委初步統計,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380多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到位資金1580億元,4000餘家企業入駐園區,產業園區已成為推進脫貧攻堅的強勁動能。目前,園區從業農民480多萬人,其中有近29萬名返鄉農民工在園區就業,扶持帶動貧困農戶27萬多人。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