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智庫:美歐日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犯規
http://www.CRNTT.tw   2016-12-12 15:35:12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成為第143個成員國。根據中國“入世”協定,中國同意在“入世”15年之內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這一條款令中國在隨後的一系列貿易摩擦中陷入被動。今天,此條款已然到期,美歐日卻耍賴不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美歐日無視“日落條款”,繼續在“替代國原則”和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刁難中國。

  所謂“日落條款”,即對某法規條款規定一個終止時間,到期後如無重新規定即自動失效。按照中國“入世”協定,有關反傾銷的“替代國”條款即為“日落條款”,應在中國“入世”後15年,即2016年12月11日自動失效,但美歐日與中國之間圍繞“替代國原則”和“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仍爭議不斷。

  根據美歐國內法,采用“替代國”做法的前提條件是判定一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2016年7月,美國以中國市場經濟改革尚未達到預期,不符合其國內法對“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定為由,明確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2016年11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啓動修改立法程序,向歐洲議會及理事會提交修訂反傾銷法規的提案,使用“市場扭曲”原則替代“市場經濟”標准,名義上是履行WTO承諾,實則換湯不換藥,進一步扭曲了WTO規則。2016年12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稱,將繼續拒絕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維持對不當傾銷征收高關稅的“反傾銷稅”機制。

  美歐日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出爾反爾,明顯違反WTO規則,是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嚴重損害中國經濟利益。

  近年以來,世界經濟複蘇艱難曲折,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國際貿易連續6年低於世界經濟增速。在此背景下,美歐等發達國家“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思潮升溫,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便成為這些國家對中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借口和遮羞布,甚至不惜違反本國在WTO作出的莊嚴承諾。近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一再強調“美國優先”原則,指責中國低估人民幣匯率,“不公平貿易”使美國利益嚴重受損,揚言2017年1月上台後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并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達45%的懲罰性關稅,這將嚴重違反WTO 規則,中美貿易關系面臨嚴峻考驗。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對中國負面影響巨大。中國早已成為一些國家(特別是美歐)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對象。自1995年WTO成立至今,共有48個WTO成員對中國發起各類貿易救濟調查1149起,占總數的32%。截至2016年,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10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就近期來看,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共遭遇來自21個國家(地區)發起的91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上升44%;涉案金額109億美元,同比上升90%。中國的鋼鐵、鋁、光伏等領域成為遭受國外貿易救濟調查的重災區,嚴重影響相關行業出口。

  西方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對中國采取雙重標准,濫用WTO規則,不利於全球貿易發展。

  就實際操作來看,美歐等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地位”標准具有很大“彈性”。比如,歐盟和美國承認瑞士、烏克蘭、俄羅斯、印度等國具有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但瑞士的金融行業缺乏透明度,烏克蘭、俄羅斯、印度等國國內市場狀況則讓人不敢苟同。歐盟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理由中,“中國經濟中國有企業占比太高”是重要一條。但在歐盟內部,法國經濟中國有經濟占比也很高,法國電信、法國郵政、法國航空等行業巨頭皆為國有。由此可見,歐盟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對中國明顯采取雙重標准。而美國在歷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都將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作為關鍵籌碼,逼迫中國在人民幣匯率、美國國債等問題上做出讓步。可見,西方已經把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政治化,這是對WTO規則的肆意歪曲,毒化了國際貿易氛圍,在全球貿易增長亟需新動能的當下,這顯得尤為自私和不合時宜,并且最終會損人害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