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遊客若來上海參觀中山故居見到這張歷史照片應該都會莞爾一笑,因為就跟見到鈔票一樣親切。(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上海12月11日電(記者 高易伸)中評社上海走親採訪團日前採訪上海中山故居,一窺孫中山1918年至1924年間在上海市的居所。該館館長劉金馳親自解說導覽,讓中評社記者感受到館方保存孫中山遺物與歷史圖像的用心。
在館內的諸多孫中山先生遺物與照片之中,最吸引眼球的可能就屬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以及當年在廣州大元帥府所攝的一張照片。因為這張照片正印在新台幣百元紙鈔,台灣遊客看到這張照片,好像看到錢一般親切。
至於中山裝,目前可以考究的是該裝確實在中華民國成立以後(1911年)才出現的。目前主流說法分成兩種,其一是孫中山曾授意在越南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過隆生洋服店的黃隆生先生去設計一種美觀、簡易且實用的中國服裝。黃便參考西歐與日本服裝式樣,並結合當時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和學生裝特點,在與孫中山多次探討修改後於1923年正式定型並命名。
其二說法是,中山裝原由當時的軍裝改制而成的,1919年孫中山在上海居住時,有一次他將一套穿過的陸軍官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裝店請裁縫改成“便服”,經改良後的便服仍保有軍制服影子,但便服既非“唐裝”也非“西裝”,於是店員便將其取名為中山裝。
中山裝作為當時民國的新服制,孫中山或國民政府闡述該服裝的思想及政治含義包括,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禮、義、廉、恥四維,前襟五顆紐扣與五個口袋(一為內袋)則分別表示孫中山五權憲法學說;然還有一種說法是五顆扣子代表了漢、滿、蒙、藏、回等五個民族。至於左右袖口的三個紐扣則分別表示三民主義與平等、自由、博愛的三共和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間突出的袋蓋,筆山形代表重視知識分子,背部步步縫則代表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