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義暉:台灣若能在大陸賺錢為何要捨近求遠
http://www.CRNTT.tw   2016-11-23 00:57:07
高雄大學應用經濟系副教授鄭義暉。(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1月23日電(記者 高易伸)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揚言就任後將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台灣首府大學副校長、高雄大學應用經濟系副教授鄭義暉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如果美國準備走向只管北美區域的保護主義,那東亞與歐洲就會各自形成新的貿易集團。而台灣要想在東亞區域內生存,還是得跟中國大陸這個經濟體好好相處才是上策。

  鄭義暉表示,台灣畢竟是座島嶼,他在課堂上都鼓勵學生多去外面走走看看,從一般正常邏輯上看,台灣跟大陸這麼近如果可以賺錢,為什麼要捨近求遠跑到更遠的地方?我們不僅要懂得自己的語言也要懂得大陸普通話的語言與邏輯,他認為年青一輩應該要具備這樣的能力。

  鄭義暉援引2008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Robin Krugman)在區域經濟整合所提出的理論表示,當全世界走向區域經濟化時,新的保護主義將可能抬頭,屆時全球將形成北美、歐洲與東亞三大貿易集團。鄭認為,如今看來保羅克魯曼的預言似乎將要成真。

  鄭義暉,1966年生,台灣台南人,台灣大學經濟學學士、英國艾賽克斯大學國際經濟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博士。鄭為高雄大學應用經濟系副教授,目前借調至台灣首府大學擔任副校長一職。 

  從經濟學觀點論,鄭義暉說,部分保守論者會認為世界經濟由自由貿易走向北美、歐洲與東亞三大體系不見得是壞事。過去全球化進行專業分工,各區域各司所長透且過貿易交換以達降低成本之效,致使大家互蒙其利,但有些商品特別是食品類無法承受長距離的運輸,因此部分論點就主張食物或用品應該越近越好。他說,這兩種論點在學術上都有人談,且聽起來皆有道理。但力量的落點與平衡何在,其實產官學界可以進一步進行粗估。

  鄭義暉說,如果美國的保護主義抬頭,會不會回到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年代值得關注,雖然保護主義歷經很多時期地演變,但基本核心概念是一樣的。過去保羅克魯曼始終在討論開發中國家輸出商品到美國,是否搶走了美國本地人的就業機會,而這個論述在美國其實是形成普遍共識的。

  鄭義暉認為,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從1945年代一直談到1995年才成為WTO(世界貿易組織),當中的關鍵點還是在於哪些國家要在其中進行主導?

  鄭義暉說,美國早年認為這些經貿談判不需另闢密室,而採多邊談判手段,但歐洲的想法卻認為美國此舉不可行,因此歐洲不想隨美國腳步,戰後歐洲六國開始談最早期的歐盟雛形,也是約等到1995年才成立單一歐洲共同市場(European Single Market)。

  鄭義暉指出,美國自70、80年代在經貿策略上已開始改變,1980年初期美國也跟加拿大談自由貿易區,直到1995年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形,這些都代表區域經濟整合以不太可能“大範圍”的方式去談,真正務實的作法還是由“區塊式”或“小範圍”的方式彼此談判。

  鄭義暉表示,台灣靠不論是倚靠美國或是其他國家都是靠不住的,台灣想在東亞區域經濟體生存,還是得跟中國大陸這個經濟體好好相處,如果台灣沒辦法從經濟或政治的角度好好跟大陸這個鄰居坐下來談,是不是願意各退一步,考慮朝一個中國的“邦聯制”去發展,否則台灣的經濟將很難突破。

  鄭義暉說,特朗普上台後應該會重新檢視美國對各個國家的經貿協定內容,這點或許對台灣有些幫助,雖然台灣在對美貿易上應可排進前15名,但這些前提仍必須建立在美國願意扛住來自中國大陸的各項壓力。換句話說,如果美國在美中關係間可以擷取勝過美台關係之間的經貿利益時,台灣會不會被放棄,值得大家深思。

  鄭義暉觀察,特朗普勝選後最擔心首當其衝的就是日本,我們看到安倍晉三是跑最快與第一個見到特朗普的外國元首,如果美國對亞洲駐軍都能起了這麼大的改變,那日本或者台灣的確需要擔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