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今年,是東京審判開庭70周年;昨天,東京審判正式宣判68周年的紀念日。
中、日、英、美等國的權威國際法學家和歷史學家,聚首上海交通大學“2016東京審判與世界和平國際學術論壇”,告訴世人一個解答:這場經歷兩年多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在70年後為何還需作出“重讀”?
世界不能忘
現年95歲高齡的東京審判親歷者、時任中國檢察官秘書的高文彬教授回想當年,他隨東京審判向哲濬檢察官在日本艱苦工作的歲月,至今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現場面對向哲濬之子向隆萬等,他回憶道,1946年6月4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檢察長約瑟夫·季南在開場陳詞中一段深刻論述:“庭長先生,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審判,因為我們逐漸成為保護我們文明世界不因為戰爭而走向毀滅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正義來懲罰那些已經造成並且給文明帶來巨大災難的個人,正義本身將淪為笑柄。”因此,高老先生認為,東京審判是一場捍衛文明的審判。他說,曾建議建立東京審判紀念館,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它的建成。
“東京審判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戰爭非法的共識,這是它留給我們的正面遺產。”國際法學者、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法學院教授尼爾·博伊斯特說,其《東京審判再評價》是近年從法的角度討論東京審判的最重要著作。
此次,博伊斯特闡釋了東京審判中“反和平罪”與當下的關係,認為東京審判的設計對於今天刑法制定者和刑事檢察官而言,具有相當豐富的參考價值。“要簡明扼要地告誡人們,戰爭是錯的,個人責任應該得到追究。”他說,“要使這種告誡無法被輕易反駁,且成為預防戰爭的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