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洲經濟一直掙扎在衰退與復甦的交界線上。歐洲中央銀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全面啟動和歐洲穩定機制的設立,都未能驅散籠罩在歐洲經濟上空“低通脹、高債務”的陰霾。今年第二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僅增長0.3%,回到了2015年一季度以來的谷底。時至今日,導致歐洲經濟低迷的因素依然存在,歐洲經濟復甦動能依舊疲弱,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增長仍將持續乏力。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缺乏有效配合。特別是歐元區,作為目前歐洲一體化最高層次的聯盟,歐元區在制度設計上呈現的是一種不完全的經濟貨幣聯盟狀態,由歐洲中央銀行統一制定實施的貨幣政策與各成員國各自獨立的財政政策之間存在天然的差異,這使得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無法有效配合。歐洲中央銀行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一年有餘卻收效甚微,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歐元區各成員國的經濟政策未能與貨幣政策保持一致,削弱了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刺激效果。不僅如此,歐元區統一的貨幣政策還令成員國無法根據自身受危機衝擊程度和經濟狀況靈活採用適合自己的貨幣政策,導致不少成員國在國際金融危機後過度依賴財政政策工具,加劇了財政狀況的惡化,為債務危機埋下了伏筆,進一步將歐洲經濟拖入寒冬。
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僵化。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洲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一直處於低位,即便是歐洲中央銀行大規模的貨幣刺激政策也未能讓企業投資走出低谷。根據歐洲企業對歐洲中央銀行的反饋,僵化的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是制約其投資意願的主要原因之一。歐洲各國的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都存在過度保護現象,表現為市場缺乏活力、工資剛性上漲、解雇程序繁瑣以及創新產業部門進入門檻過高等。這一方面抬高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和產品合規成本,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也導致企業在社會需求波動較大的情況下無法及時作出相應調整。出於對未來風險管控的考慮,歐洲企業往往對擴大投資抱有謹慎態度,甚至主動縮減投資規模。這非常不利於歐洲經濟重返增長軌道。
歐盟機構未能表現出應有的領導和決斷能力。在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以及難民危機的處置中,歐盟機構均未能表現出應有的領導和決斷能力,經濟治理模式存在缺陷、機制僵化、反應遲緩等種種弊端暴露無遺。在經濟上沒有享受到預期福利的民眾對歐盟的信任感下降,疑歐情緒上升,各國反對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黨派借機逐步獲得更大政治力量。歐洲各地公投頻繁,政治風險持續攀升,在增強市場波動性的同時又進一步打擊了消費者和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抑制了消費與投資增長,加大了經濟復甦的難度。
可見,歐洲經濟和政治體制上的種種缺陷阻礙了歐洲經濟復甦進程。歐洲經濟要走出增長低迷困境,不僅要加強對外部風險的應對能力、推行結構性改革,而且要高度重視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體制改革是歐洲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都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