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150載 追憶孫中山先生與天津的不解情緣
http://www.CRNTT.tw   2016-11-12 12:32:41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11月12日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的日子。孫先生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貢獻。值得驕傲的是,天津這座城見證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歷程,結下一段不解情緣。

  中山公園中山情

  “河北區歷史上的中山路地域,曾多次留下孫中山先生的光輝足跡。”河北區政協副主席馬麗娣思緒仿佛回到了往昔。

  1912年8月24日,孫中山先生赴天津大經路河北公園發表演說,反對專制,贊成共和,力促共謀建設,闡述實業救國主張。1924年11月,孫中山先生“應馮玉祥之邀北上,討論國是,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兩大號召,同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段祺瑞、張作霖等作鬥爭。”孫中山先生抱病北上蒞津後,於1924年12月4日,赴天津黃緯路曹家花園,與奉系軍閥張作霖等斡旋,史稱“孫張會談”。

  1928年,河北公園改稱中山公園;1929年3月12日,中山公園正式命名;天津各界人士又於1931年在中山公園內建成“中山林”;1946年2月11日,通過公開徵求市民意見,天津將大經路正式改稱中山路。新中國成立後至今,天津相繼以孫中山先生之名命名街道、居委會、居民區、建築、學校等機構,概有一二十處之多。

  1996年後,河北區在中山公園相繼建立孫中山先生演講紀念碑和孫中山先生銅像。2012年實施曹家花園提升改造工程之際,園內的主建築命名為“日新堂”(孫中山先生早年號日新),以此作為孫中山先生曾蒞臨於此的紀念性標誌。

  天子津渡見證歷史

  十九世紀末,孫中山目睹中華民族有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危險,決定拋棄“醫人生涯轉而醫國事業”。他幻想著通過在西方引進科學技術方面卓有成就的洋務派首領、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的李鴻章,能使清政府實行自上而下的社會改革。

  “一封《上李鴻章書》寫畢,孫中山即輾轉抵津,準備上書變革之事。當時他就下榻坐落在法租界的佛照樓旅舍(今天津市和平區哈爾濱道48號)。”天津市孫中山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葛培林回憶說。
《上李鴻章書》集中了孫中山關於仿效西方資本主義以圖中國富強的革新主張。指出“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於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我國家欲恢擴宏圖,勤求遠略,仿行西法以籌自強,而不急於此四事者,徒惟堅船利炮之是務,是舍本而圖末也。”希望李鴻章采納他的主張,實現他為國家謀富強的願望。

  但是,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未獲接見,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張,也遭到拒絕。孫中山便離津轉道上海赴檀香山,在1894年11月24日創立了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完成了由改良向革命的轉變,而這個思想轉變,與他在天津上書李鴻章的事件有著直接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