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昨天發布了《“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畫》,全面部署人社領域的“互聯網+”行動計畫。今後,國家將為每個人構建“人社電子檔案袋”;社保卡將加載支付功能,支持各類繳費和待遇享受應用;參保繳費、職業培訓、調解仲裁等事務都可以實現網上辦理,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
社保卡將增加支付功能
《行動計畫》提出目標:2020年之前,實現“互聯網+人社”多元化、規模化發展:建成較為完善的創新能力體系,形成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銜接有序、規範安全高效的“互聯網+人社”發展格局,各項行動主題全面深化。形成開放共享的“互聯網+人社”生態環境,社會參與程度大幅提升,服務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利用,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計畫提出,要普遍發放社會保障卡,實現“一人一卡”,依托社保卡及持卡庫,構建全國統一的個人身份認證平台,提供線上線下綜合身份認證手段,形成業務辦理的實名制驗證能力,做到“單點登錄、全網通辦”,並與國家統一建設的用戶身份認證體系實現互聯互通。結合生物特征識別技術,進一步提高身份認證的準確度與方便性。
今後,社保卡還將增加支付結算能力,充分發揮社保卡普遍加載金融功能的優勢,強化社保卡的銀行賬戶功能,支持各類繳費和待遇享受應用。
構建“人社電子檔案袋”
人社部將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大數據戰略,與公安、稅務、民政、教育、衛生計生等部門共享數據資源。聚集整合個人就業經歷、職業技能培訓、參保繳費、待遇享受、工資收入、權益保障、表彰獎勵等數據,以及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行為等數據,構建“人社電子檔案袋”。融合社保卡應用、服務、管理信息,構築“用卡軌跡圖”。
通過匯聚整合人口、就業、社會保險等數據資源,就能準確感知勞動者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需求,提供針對性服務。比如,“待遇資格認證”,將逐步改變傳統的單純依靠現場認證的方式,利用旅行、就業、醫療、消費等生活軌跡信息,就能夠判斷待遇享受人員的就業狀況、健康程度與生活質量,輔助認定就業扶持、社會保險、培訓創業等政策待遇的享受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