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武漢引進上汽通用、東風雷諾、神龍三廠、東本二廠、80萬噸乙烯、武石化煉油擴產、聯想MIDH生產基地、周大福珠寶文化產業園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給武漢經濟帶來源源活力:每一天,武漢有3081輛汽車、4.7噸鋼材、9.2萬芯千米光纖、4.48萬台顯示器被生產出來。
就在不久前,全球首台常溫常壓儲氫汽車“泰歌號”在武漢揚子江汽車廠區面世,破解了氫氣難以常溫常壓儲存的全球性技術瓶頸。在武漢,還誕生了世界首台光功率熱分析儀、我國首台萬瓦光纖激光器、國內首創磁懸浮激光器等。
目前,武漢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656家,是5年前的3倍,居中部5省第一,副省級城市第五。
一批本土企業迅速成長。東風汽車5年營業收入增長了1000多億元;九州通營收從2010年的212億元增長至410億元,接近翻番;人福醫藥營收從5年前的25億元發展到2015年的70億元。
目前,武漢百億元企業數量達到29家,是2010年的兩倍多,形成武漢經濟內生動力。預計到2020年,武漢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將達到70%以上,其中,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前者比重也將超過70%。
近年來,武漢經濟拾級而上,每年攀上一個千億元台階,並於2014年歷史性地突破萬億元大關,2015年排名全國城市第八。
產業是城市發展之基,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帶來的機遇變革瞬息萬變。著眼未來,武漢正在構建產業迭代體系,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謀劃未來產業。
今年3月,投資1500億元的國家存儲器項目在武漢光穀破土動工。這是武漢市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未來將建成全球最先進的芯片生產線,海量手機、電腦將用上武漢造“中國芯”。
要成為產業引領性城市,武漢需要“從0到1”的顛覆式創新。2015年,武漢實施“城市合夥人”計畫,向海內外英才發出邀約。公布的首批60人名單中,多數具有博士學位或海外工作經歷,掌握國內外領先的核心技術,部分技術成果填補行業空白。如著名材料科學家程一兵,將可瓷化塑料用於制備防火電纜,為世界首創。
武漢以“創新”為核心,大力實施“創穀計畫”,計畫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10個以上“創穀”。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間、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優的配套服務,讓千軍萬馬迸發創新創業活力,讓城市盡快成為創新樂園、創業家園。
(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