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將應用於谷歌翻譯 要砸了翻譯的飯碗?
在我們對某項新技術抱著無限向往之情的同時,也會伴隨著哀嘆某些職業將消亡的悲涼之聲。例如,數字相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伴隨著傳統攝影、印刷產業的式微。當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主流,取代大部分司機也完全可能:大多數交通事故的產生,是由於人為觀察、判斷、操作存在大量失誤。機器有可能觀察更全面、判斷更精准、行為更一致,從而大量減少事故常見誘因。
同樣,機器翻譯對翻譯界也帶來了不小的衝擊。近期,Google宣布即將把支持AlphaGo贏得圍棋人機大戰的深度神經網絡應用於Google 翻譯中,稱可將翻譯誤差平均降低60%,譯作接近中等雙語使用者的水準,該成果被廣泛視為翻譯的一項“重大突破”。
與傳統的基於短語的翻譯相比,Google推出的基於神經網絡的翻譯系統對整個輸入句子進行編碼,能夠更充分的利用上下文信息,生成高質量的譯文。消息一出引起了一陣小小的喧嘩,不少人認為這是要砸翻譯的飯碗,或是要了外語專業學生的小命。
另外,微軟研究員近日宣布,微軟經過訓練的神經網絡已可以像人工一樣識別人類語音。在17日發布的報告中,微軟讓其研發的自動化系統與專業速記員進行了比賽。結果顯示,自動化系統的錯誤率首次低於人工。這樣的消息或許會讓速記員坐立不安了。
不僅司機、翻譯、速記員可能被機器人替代,還有建築工人、快遞員、保姆、銀行業務員、電話客服、倉庫管理員、收銀員、清潔工、銷售、會計、金融相關、製造業工人、餐廳服務員、辦公行政人員、服務、音樂人、醫生、護士、教師、軍人,律師……哦,對了,還有小編的職業-記者!據說美聯社的1/4稿件都來自記者機器人的撰寫。
難道,機器人時代的到來,真的會讓我們都失業了嗎?人類真的一無是處了嗎?
機器人把人類從簡單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人可以向機器人借力並發揮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把精力花在對分析、評估、綜合、創造要求較高的勞動上。人與機器的強強聯合才是未來發展趨勢。
也許,正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所說:“過去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來,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的二十年和三十年,我們將會把機器變成人。人類將會失去很多的就業機會,人類也會誕生很多新的就業機會。未來的機器比你聰明的時候,不要沮喪,我們比機器更厲害的是我們對文化的把握,對願景的思考,我們對想象力這一方面是人類巨大的機會所在。”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