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0月22日電/紅軍長征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證了我軍始終是黨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始終高度團結、集中統一;高揚理想信念的光輝旗幟,把紅軍凝成了無堅不摧的鐵流隊伍;使我軍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加強了紅軍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不斷創新發展,化作銳利思想武器有效瓦解分化了敵人。這啓示我們,在改革強軍中必須統一思想,將思想政治工作貫徹於全過程;必須堅定意志,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這個基本著力點;必須嚴格紀律,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抓好作風建設;必須推陳出新,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召力。
關鍵詞:紅軍長征;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強軍
紅軍長征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梳理、研究紅軍長征思想政治工作的寶貴歷史經驗,對於弘揚長征精神,恢複、發揚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推進當代改革強軍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紅軍長征中思想政治工作體現出巨大威力
長征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證了黨中央的團結統一與號令權威。
紅軍長征是在糾正博古“左”傾錯誤路線和與張國燾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作堅決鬥爭中,取得的偉大勝利。思想政治工作的典範首推毛澤東同志。他從政略和戰略高度,洞察當時中國革命和黨內現實矛盾,在歷史轉折關頭,以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強黨員幹部同錯誤路線進行鬥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及湘江戰役的慘痛教訓教育了廣大黨員幹部,讓毛澤東的正確意見得到重視,但要實現指導思想的根本轉變,必須取得黨和軍隊高級領導幹部特別是政治局成員的支持。為此,毛澤東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有關高級幹部和紅軍指戰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他在行軍的擔架上做王稼祥、張聞天的工作,“天天一邊行軍一邊交談”,利用一切機會讓一些犯過“左”傾錯誤的同志開始覺悟起來。在遵義會議上,毛澤東避開了敏感的政治路線是非對錯爭論,緊緊抓住軍事路線和戰略戰術中心環節,剖析、總結了“左”傾錯誤造成的巨大損失和慘痛教訓,既優先解決了同國民黨現實鬥爭的主要矛盾,又維護了黨的團結,確保了遵義會議的成功。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在懋功勝利會師。但由於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的個人野心膨脹,又爆發了黨中央與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的嚴重鬥爭。黨中央決定北上,張國燾卻主張南下,並自恃兵多、槍多,向黨鬧獨立性。毛澤東一方面採取“特殊的及十分忍耐的方針”和“過渡性辦法”,深入進行對張國燾的思想政治工作,力避紅軍領導層的分裂;另一方面大力加強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強調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和一、四方面軍團結的極端重要性,不斷重申北上抗日方針的正確性,幫助廣大官兵克服“遠離敵人”、“避免戰鬥”、“對創造新根據地沒有信心”、“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等各種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朱德、劉伯承、賀龍、任弼時等也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同張國燾進行了特殊形式的鬥爭,最終促成紅軍三大主力的勝利會師。
長征中思想政治工作把紅軍凝成了無堅不摧的鐵流隊伍。
長征這場驚心動魄的遠征,歷時之長,行程之遠,敵我力量之懸殊,自然環境之惡劣,在人類戰爭史上是罕見的。紅軍憑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跡。這其中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紅軍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了部隊行動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戰士的心中。烏江渡口,楊成武作臨戰動員,“堅決突破烏江”的戰鬥口號響徹雲霄;大渡河畔,楊得志高聲號召:“紅軍的希望就在我們身上”,大家抱定了必死的決心;瀘定橋頭,紅4團的勇士嚼生米、喝涼水,心裡卻揣著向黨保證“堅決完成任務”的滾燙誓言;雪山腳下,政治委員、指導員們一邊組織著上山比賽,一邊叮嚀著“發揚階級友愛,幫助病弱同志背槍、背包袱”;草地行軍,紅軍官兵同甘共苦,在缺糧少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總是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在極其艱苦的行軍戰鬥中,紅軍還開辦了流動紅軍大學、列寧室,一邊行軍,一邊開展各種教育,極大地增強了紅軍將士的階級覺悟和獻身精神,堅定了他們的理想信念。
長征中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了紅軍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紅軍長征的歷史是一個不斷組織群眾、宣傳群眾,依靠各族群眾同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並取得勝利的歷史。紅軍戰士走到哪里就把革命的火種帶到哪里,就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親如一家。紅軍每到一地,無論部隊多麼疲勞、情況多麼危險、環境多麼複雜,都把發動群眾,做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為群眾解除壓迫和痛苦作為重要任務。紅軍不但刷標語、印傳單、喊口號,派出工作隊宣傳群眾,而且通過嚴明的紀律、秋毫無犯的行為、艱苦樸素的作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讓老百姓認識到紅軍是真正為人民謀利益的,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他們解放的道路。行軍路上湧現出無數父母送兒,妻子送郎當紅軍的動人場面。紅軍道路不熟,就有老鄉冒著生命危險幫助帶路;紅軍缺衣少糧,就有人民群眾捐衣捐糧;紅軍傷病掉隊,就有老百姓充當衣食父母,為他們掩護療傷;是藏族大媽引導紅軍走出了草地,是苗族青年幫助紅軍奪取了天險臘子口。正是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紅軍與各族人民群眾結成了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聯繫。
長征中思想政治工作在統一戰線、瓦解敵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長征伊始,紅軍通過對地方軍閥陳濟棠的政治爭取,秘密簽訂停戰協議,取得了借道通過廣東的寶貴機會,勝利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一、第二道封鎖線。轉戰西南後,紅軍又利用雲南、四川軍閥同蔣介石的矛盾,通過秘密書信聯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實現了假打仗、真休兵,順利過境北上。紅軍長征最後之所以能成功落腳陝北,與對張學良、楊虎城的秘密政治爭取工作也是分不開的。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在此過程中逐漸發展成熟,為日後開創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
二、紅軍長征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之源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處理黨內矛盾鬥爭。
長征是紅軍在黨的領導下走向高度集中統一的重要時期。毛澤東同志在總結長征勝利的經驗時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作為一個深諳中國革命實際的馬克思主義者,表現出高超的思想政治工作藝術:一是十分注意把推行錯誤路線的人與執行錯誤路線的人嚴格區別開來,分別處理。二是在分析批判錯誤時,不過多追究個人責任,以人議事,而是就事論事,著重從思想上分清是非,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大家產生深刻認識。三是對犯錯誤的同志採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進行批評教育,給他們在鬥爭實踐中改正錯誤的機會。四是高風亮節,本來按照黨和紅軍的願望,周恩來推舉毛澤東負總責,但毛澤東從黨的利益和團結出發,並沒有取代博古,而推讓張聞天負總責,實現了全黨全軍的團結統一,維護並加強了中央的領導權威,為長征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證。
高揚理想信念的光輝旗幟,為克服艱險戰勝敵人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長征中我黨堅持把自己的命運與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把長征前進的大方向與建立抗日的前進陣地聯繫在一起,把軍事上的戰略轉移與政治上的戰略轉變聯繫在一起,以長征的勝利推動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紅軍指戰員在內心深處樹立起為階級解放而戰、為民族獨立而戰的堅定信念。這種極其明確、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紅軍最本質的特征,也是相對於一切敵軍最根本的優勢。“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正是因為有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紅軍戰士才煥發出鋼鐵般的意志,從千難萬險中走出了一條勝利的道路。
保持人民軍隊的本色作風,獲得人民群眾的信賴支持。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軍根本宗旨,人民子弟兵是我軍本色。建軍伊始,毛澤東同志就親自為部隊制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強調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建立了區別於一切舊軍隊的新型官兵關係和嚴明的群眾紀律,軍之所至,整齊肅然,秋毫無犯。長征途中,紅軍隊伍嚴明軍紀,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極大地發揚了艱苦奮鬥、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本色作風,因此所到之處無不受到夾道歡迎,令國民黨軍隊望塵莫及。
不斷創新政治工作的內容形式,激揚士氣凝聚人心。
遵義會議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於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著眼於紅軍的生存發展,正確制定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並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任務,賦予了紅軍政治工作全新的時代內容。長征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創造性地把為階級而戰與為民族而戰有機地統一起來,把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化為積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工作激情,不但凝聚了部隊軍心,堅定了長征必勝的信念,而且自內而外,化作對敵政治爭取的銳利思想武器,為爭取張學良、楊虎城,直至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形式也與時俱進,不但開創了大規模、長距離、無依托流動作戰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先河,形成戰前動員、戰時口號、戰後小結等經驗方法,而且走開了對敵上層統戰與下層統戰相結合、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相結合等新路子。
三、紅軍長征思想政治工作對改革強軍的啟示
必須統一思想,將思想政治工作貫徹於改革強軍全過程。
紅軍長征前無古人,思想政治工作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證了廣大官兵始終高度團結、同心同德,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勝利到達陝北,在世界軍事史上樹立起不朽的豐碑。當今中國的改革強軍將目標鎖定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同樣是前無古人的。新征程中,我們要繼承發揚紅軍長征的寶貴歷史經驗,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改革強軍的始終,確保貫徹落實黨中央、習主席的戰略決策。越是推進偉大的事業,越需要統一思想;越是面臨艱難險阻,越需要凝聚精神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統一思想,要引導官兵不斷提高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大意義的認識,切實把堅決擁護支持改革作為聽黨指揮的實際行動,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要認真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工作機制、督促檢查工作機制、信息服務工作機制,做到對黨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各級黨委要把統一官兵思想作為根本職責,積極主動、扎扎實實、因勢利導地抓緊抓好;要深入思想發動,引導廣大官兵讀懂改革、吃透改革,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為推進改革打下堅實思想認識基礎;要注意方式方法,學習長征中毛澤東同志的政治藝術,著力加強班子建設,最廣泛地凝聚廣大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將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個官兵的心坎中。
必須堅定意志,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這個基本著力點。
習主席深刻指出,紅軍長征勝利,充分展現了革命理想的偉大精神力量。現在時代變了,條件變了,但我們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在軍隊改革的新征程中,我們要堅定改革必成、強軍必勝的意志,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這個中心環節,把堅定官兵理想信念作為固本培元、凝魂聚氣的戰略工程,作為打造“四鐵”隊伍的基本著力點抓緊抓好:一要堅持思想領先,以黨的創新理論,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官兵頭腦,引導官兵立根固本,打牢“三個自信”的思想政治基礎,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深入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二要下大氣力解決問題積弊,讓過去的“潛規則”失靈,讓紅色基因和理想信念的火種代代相傳。三要注意將理想信念與改革強軍具體實踐相結合,處理好大道理與小道理的關係,大處著眼、小處入手、落到實處。
必須嚴格紀律,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抓好作風建設。
保持人民軍隊本色作風,是紅軍凝聚軍心,獲得民心的關鍵所在。習主席深刻指出,作風就是形象,是觀察黨群幹群關係、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作風正,大家的心氣就順,就能一起同甘共苦。在改革強軍新征程中,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只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作風建設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一要始終把作風紀律建設緊緊抓在手上,作為生命工程來維護、作為生命之要來堅守,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二要從高級幹部抓起,嚴格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繼續抓好反腐敗鬥爭,堅持抓常、抓細、抓長,堅持以改革的思路和辦法推進反腐敗工作,絕不讓腐敗分子在軍隊有藏身之地。三要營造政治上的綠水青山,堅持掃“四風”,將踐行“三嚴三實”常態化長效化,永葆共產黨人艱苦奮鬥,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四要堅持群眾路線,繼承發揚軍政軍民團結,確保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必須推陳出新,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召力。
紅軍長征思想政治工作緊扣時代發展、緊扣現實鬥爭,從內容上、方法上不斷注入源頭活水,增強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而長征本身煥發的偉大精神力量也凝聚為那個時代最光輝的精神――長征精神,大大推進了我軍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今天改革強軍新征程中,隨著新的領導指揮體制和編制的建立健全,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我們要像老一輩革命家那樣,加強分析研究,深刻把握其中的要害關鍵,革蔽鼎新,以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改革不斷走向深入。要深刻把握這場新的偉大鬥爭的時代特征,注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理論的思想活水,占領道義制高點,樹立起新時代的精神標杆,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面向全民族乃至全世界的政治感召力,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續寫前輩震古爍今的動人故事,用時代的創造延展中華民族復興的光輝篇章!
參考文獻:1.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紅軍長征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3版
力平、餘熙山、殷子賢:中國紅軍長征史。中共黨史出版社,1996.8版
薑廷玉:多視角下的長征。國防大學出版社,2006.6版
作者:熊輔明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