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9月,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在儋州調研扶貧攻堅(來源:新華網) |
|
2016年9月,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在昌江調研扶貧攻堅(來源:新華網) |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十月的瓊州大地,依舊艶陽高照。乍眼一望,樹綠山青、水清沙白,到處都彌漫著一股生機;深入到最偏遠的“窮山溝”才發現,一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要凝聚全省脫貧攻堅的最大共識、形成最大合力,舉全省之力,用更大的決心、更準確的思路、更精准的舉措打贏這場‘輸不起的攻堅之戰’!”9月29日,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在全省脫貧攻堅推進暨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擲地有聲。2015年以來,海南緊緊圍繞“三年脫貧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決策部署,讓8.6萬餘人脫貧,完成60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任務,全省5個國家級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打響了脫貧攻堅的“當頭炮”。2016年,海南全省計畫減貧18.8萬人。
精准扶貧“准”字當頭
10月1日下午,記者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紅峰村委會貧困戶楊小忠家中,看到了一個小“本子”。這個“本子”其實就是紅色封面的《扶貧手册》。在這本册子中,貧困戶的基本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人、具體的脫貧措施等等一應俱全。
像這樣的“本子”,海南有數十萬册。在這背後,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海南開展了省內扶貧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進村入戶調查,全省共抽調省、市縣、鄉鎮各級機關幹部4000多人次,組成844個調查組,利用近兩個月時間,先後四次對全省農村14.1萬多戶、59.98萬餘人在册建檔立卡貧困戶、非在册的貧困戶和農墾系統貧困人口進行全面、深入的入戶調查,摸清了全省貧困人口的底數。
這次4000多人次近兩個月的辛勤付出,換來的是海南扶貧的“大數據”:至2015年底,全省農村貧困人口11.6萬戶47.7萬人;有2.4萬戶9.7萬人確認為2015年脫貧人口;有1.1萬戶4.3萬人因不符合貧困標準被剔除;有1.54萬戶6.5萬人被確認為新增貧困戶。這次調查出來的大數據中,不僅有精確的貧困人口信息,更重要的是對致貧原因等的分析。
楊小忠就是扶貧“大數據”的受益者,詳細的入戶調查,讓政府了解到這個單身的中年漢子撫養兩個孤兒侄兒的不易,針對“缺資金、缺土地、缺技術”的致貧原因,扶貧人員將他兩個侄兒納入了農村孤兒補助對象,還給正在上初中的小侄兒申請了可以領到18歲的教育補助。“政府還幫我找了一份固定的出勞動力的工作,這樣收入就穩定了,現在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楊小忠說。
“就像看病一樣,對症才能下藥,如果連‘病根兒’都不知道在哪裡,還怎麼去拔‘窮根兒’?”林東說,截至2016年1月底,昌江全縣共有建檔立卡確認貧困人口2202人,每一戶都有“一對一”的幫扶責任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脫貧措施。
在昌江縣海尾鎮打顯村,今年77歲的貧困戶謝德桂,兒子在外打工,女兒外嫁,如今家里只有他和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伴,老兩口靠著低保金維持生活。海尾鎮政府在扶貧幫扶工作中,從縣里下撥的產業扶貧資金里劃出經費,讓老兩口加入村里養羊能人成立的合作社,年底就可以獲得分紅,幫助老人脫貧改善生活。
“經過細致的摸底全面排查,我們發現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在我們縣里的情況較多,針對這一現象,我們特別設立了3000萬元的‘雙特基金’,對那些新農合報銷部分之外需要貧困戶自行承擔的部分進行兜底,解決因病致貧的問題,也不會讓一個孩子因為貧困而輟學。”昌江黎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林東說。
建檔立卡、建設扶貧“大數據”費時費力,成本也較高,但海南省副省長何西慶認為,這項工作值得做。“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戶的貧困原因不同,我們只有找出症結所在,才能定點消滅貧困。”何西慶說。
據了解,在國家級貧困縣——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建檔立卡的工作更為精准和細致。2015年,瓊中把全縣劃分為22個片區,派出450多名幹部,配合22個省調查組,開展了“一訪二問三聽四看五查”的“12345”調查行動。同時,按照貧困對象識別程序,開展一申請、三計算、一評議、兩公示、一公告的“13121”識別行動,由農戶、村兩委、駐村幫扶工作隊、鄉鎮、縣逐層簽字,精准識別。目前,全縣識別貧困人口26598人。
“基礎工作一定要做扎實,這也是為上級領導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依據。”海南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對這些“大數據”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之後,在具體的脫貧工作中,確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科學準確的扶貧大數據,如何脫貧這個“藥方”就比較好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