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深圳已躍升為世界創新高科技中心。圖為工人們在深圳一家智能手表生產廠。 |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強勁的內需是中國所走的新道路的根本基礎。在經濟規模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這條路不會平坦。看一下中國的企業界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正在發生多麼大的變化。
德國財經網10月2日載文《新舊中國》,文章說,這裡分成了新舊兩個部分。舊中國是被稱為國有企業的大企業,它們往往從事能源、供應、基礎設施等行業,大多存在僵化、負債高、受地方或國家政策影響、腐敗和創新周期漫長的問題。北京試圖通過大型國有企業改革來對這些企業進行整頓并提高它們的競爭力。
但有一點也很清楚,這種規模的企業領導起來也像是大型油輪那樣,急停將給人和機器造成重大損傷。
到新中國完全取代舊中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但開端是大有希望的。騰訊和阿裡巴巴等年輕企業填補了中國開放所伴隨的、國有企業沒有填補或者不再填補的空缺。它們乘著中產階級需求不斷增大的巨浪前進。它們屬於國際投資者的寵兒,因為它們顯示出無與倫比的市場地位以及強勁的增長速度。
但是第二梯隊也非常活躍。時尚、娛樂、旅游業企業和巴士生產商從人們新產生的對休閑的興趣中獲益。隨著政府對中國大城市空氣質量的不安加劇,電動汽車制造商在13億多人口的市場面前也大有機會。
騰訊和阿裡巴巴能如此強大,也是因為它們得到了北京的多方面支持。眼下這些中國科技企業與西方競爭對手平起平坐,并且都致力於廣泛程度差不多的商業領域,從本來的核心業務到雲服務和金融服務。這樣看來,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這樣的國有銀行也有理由擔心。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10月3日報道,上海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的創始人聞丹憶有絕對的理由相信自己公司的前景。
在中國這個迫切需要更好、更廉價醫療的國家,聞丹憶所在的上海立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正在協助美國制藥巨頭默克公司開發抗癌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