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千里共嬋娟”,共的也是社會認同
http://www.CRNTT.tw   2016-09-15 16:42:40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今天是中秋節,“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月圓花好,美景良辰,都被親情“潤色”得更有趣致;城裡鄉下、南國北疆、平原海上,“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儘管時下輿論擾攘,但到了中秋這天,幾乎所有人的心都朝向了同一個方向——家,都在一處叫“親情”的碼頭停靠。

  吃月餅、賞明月、寄鄉愁,這些應景開啟的儀式與思緒,也勾勒出了中秋作為重大傳統節日的意義刻度。儘管在社會流動頻密、價值多元的今天,那些拜月祭月、點燈塔、放天燈、砌寶塔、燒鬥香、飲桂花酒等民俗難續,可中秋依然能引發人們心緒的同頻共振,依舊在牽引著國人的情感歸依,這無疑指向了它對公眾文化認同與向心收縮的強大召喚力。

  家的溫情,向來是察鑒一個社會美好與否的重要指標。而在中秋這樣的節點,人們洗滌塵心,或倦鳥歸巢,守護家的溫情,也是將有關愛與思念的情愫,轉化成對社會越來越美好的希冀。

  得看到,這是個“唯變不變”、價值分化的時代,很多問題都在變得複雜,很多事物都在經歷“苟日新,又日新”的自體蛻變,很多人都陷入了精神困頓:熱門事件頻出,社會悲劇多發,信息在爆炸,人際交互在加促,與之俱來的,是“互撕”與內耗的增多,焦慮感的加強。

  在此背景下,我們也更需要家庭的安穩幸福,“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以安頓惶惶的內心。本質上,國人的情感線在中秋之際,以家為思懷原點,沿著“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軌跡不斷拉長,也是抵禦和對抗“心為形役”、受縛於焦慮感的方式。用親情柔軟溶化現實的粗糲堅硬,能讓我們在塵世裡多了些安寧與溫暖,不少焦慮與憂切也由此被衝淡。而中秋對我們“圓滿情節”的慰藉,就滿足了我們的這重精神需求。

  時至今日,包括中秋禮儀在內的很多習俗,或許已不再蔚為興盛,月餅包裝的精致也構成了對節日文化本身的反向拉拽,可誰也無法否認,中秋並未曾隨著時間衝刷而被掩埋於歷史墟土中,對中秋內蘊的傳統文化的傳承也並未“斷片”過。

  這類傳承,不是說簡單的形式照搬,而是精神層面的秉承,所謂傳承,傳的應是內核而非皮相,是篩出精義而非饑不擇食。就拿中秋來說,或許很多人被物理距離阻隔,但即便闔家團圓難全,多些對家庭價值的珍視、對家人的愛,多些真情相待,多回家看看,就是精神傳承。就像泰戈爾說的,“古老的種子,它生命的胚芽蘊藏於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裡播種”,我們也需要讓傳統跟現實對接,從傳統文化根系中吸收養分,厚植向善向好的社會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家”的傳統精神訴求,往往是跟“國”聯繫在一起的。以往的家國同構,在人們內心傾注了極其厚重的家國情懷,今天的合家團圓與舉國同慶,也是內嵌了民為邦本、國運昌盛的理念。而在當下,在政府簡政放權的節奏中,在“廟堂”正為“江湖”讓渡某些個體發展秩序培育空間的背景下,著力從民間、市場等江湖之遠處打撈社會的原力,發掘習慣法的價值,在原子化個體和利維坦式機器之間構築權利屏障,尤為重要。

  而家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讓更多人從家庭裡找到人性力量,進而去捍衛那些真善等人類核心價值,也是中秋等佳節承載的社會價值期許。“千里共嬋娟”,共的也是這麼一份社會認同,一種價值磁場。

  中秋蘊含的傳統文化精粹,連接著柔韌的家園,也連著嬗變的時代。我們在這個時代奔走,也無可避免地要在家園裡找到歸宿感,這也讓我們在“溫情明月”的照拂下,在權利舒展和個體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來源:光明網)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