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日本共同社9月13日報道稱,日本政府已就報廢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文殊”展開最終協調,可以說這宣告了國家投入巨額經費、力圖依靠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的研發來實現能源長期穩定供應的核燃料循環政策構想已經破產。
據稱可獲得比發電所需更多燃料的快中子增殖反應堆能夠幫助資源貧乏的日本實現資源自給自足,因而“文殊”一度被誇大為“夢幻反應堆”,日本政府甚至投入了逾一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逾655億元)經費。但因故障不斷,其實際的運轉時間僅為250天。投資並未得到相應的回報。若要重啟“文殊”,日本政府需再投入數千億日元,而這將增加國民的負擔。
日本政府在未向國民進行充分說明的情況下,在2014年的能源基本計畫中將“文殊”的研發目的從燃料增殖更改為減少放射性廢物的研究,尋求緩兵之計。
但2015年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建議更改運營主體,日本政府及執政黨越來越多意見認為反應堆報廢在所難免。日本文部科學省雖在嚴厲的輿論壓力下積極嘗試保留“文殊”,但經產省及電力行業已選擇放棄。
即使“文殊”報廢,日本政府仍打算通過鈈熱發電等形式繼續循環政策。但此次歷時多年的國策遭遇失敗,日本政府首先需要徹底查明原因並告知國民。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