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騰(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 束沐整理報道)北京市涉台法律事務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市律師協會台港澳法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台灣校友會兼職教授沈騰近日撰寫《兩岸關係的淡定——論兩岸的法治交流與文化影響》一文時指出,兩岸關係任重道遠,和平發展前途光明,雖然有台獨勢力的干擾和反對,但是近年來兩岸關係仍然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兩岸關係走上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時期。
沈騰表示,當然,兩岸關係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最終走出困境,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互動架構,有賴於兩岸的領導人以民為本,發揮智慧,為兩岸中國人找出具有創意的方案。他認為兩岸交流離不開法治交流與文化影響,積極推動兩岸交流有利於保障兩岸關係和諧穩定,保持充分的淡定與自信。
兩岸在法治現代化進程中的傳統繼承
沈騰回顧,1895年後,海峽兩岸從此分別走上了兩條不同的以法律繼受為主要特征的法治變革道路。日本侵占台灣後,建立殖民法制。1945年10月,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同樣淵源自近代法制,並且大量借鑒日本法制的中華民國法制施行於台灣。他認為,無論是日本殖民統治還是民國政府均在不同程度上重視和發揮了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的作用。
與此同時,他介紹,1898年以後的大陸伴隨著三次社會制度的更替,經歷了三大法律變革。一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二是1949年人民革命的勝利,三是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他認為,在法制建設上,我們經歷了先是通過日本學歐洲,再學蘇聯,回過頭來又學歐美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