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8月27日,在杭州市西湖南山路,一個小朋友騎車從G20宣傳畫前經過。(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裡約奧運會剛剛結束,媒體的報道重心瞬間轉向了杭州——G20在北京時間9月3日下午正式開幕。雖然G20每年都開,但這次西子湖邊的杭州聚會,被譽為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承辦的最重要的一次國際會議。之所以重要,除了G20本身出席人物的重量級外,更因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場向世界推介自身近年經濟發展成果,推廣經濟發展思路的盛會,更是一次能否依靠中國智慧打破目前全球經濟盛行的保護主義怪圈、突破保護主義掣肘的機會。世界給了中國發揮影響力的機會,要能够把握住,挑戰也很多。
美國《僑報》9月2日社論《杭州G20 中國要迎接三大挑戰》,文章說,首先就是政治化的挑戰。G20本來就是一個國際經濟論壇。本屆G20峰會的主題是推動“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從中可以看到,中國力圖將此次峰會的議題集中到經濟話題上,而對中國的第一個挑戰,也是來自於這一領域。
在白宮公布的奧巴馬G20議題中,南海問題赫然在列,鑒於奧巴馬英九任期將至及選戰的如火如荼,長期的經濟議題其實不太是美方關注點,因此第八次“習奧會”很有可能成為南海問題交鋒的場合。日本努力營造的“習安會”,最主要議題也必然不是經濟議題,而是兩國關系下一步走向;與韓國間因薩德系統導致的裂痕,是否能在此次G20上得到修補;與英國新任女首相間的交流,能否讓其信守與中國簽約的各項合作……,大量重大外交議題的摻雜,必然衝淡這次經濟峰會的經濟色彩。所以,如何在確保經濟議題為核心的前提下處理好大國關系,考驗著中國的外交平衡能力。
此外,單就經濟議題來說,中國面臨的挑戰也不小。
當前,全球經濟在繼續保持複蘇態勢的同時,也面臨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的風險,在龐大的就業壓力刺激下,一些國家甚至出現了反全球化的風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脫離歐盟。而美國大選中,也暴露出來了保護主義在美國社會的回潮。對加入WTO後實現經濟騰飛、大幅享受到經濟全球化帶來好處的中國來說,這種風潮及其背後所隱藏的保護主義經濟思維,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繼2013年提出籌組亞投行并取得外交上的巨大成功後,2014年中國又推出了被稱為“中國版馬歇爾計畫”的“一帶一路”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思維,就是本屆G20峰會主題裡說所說的“聯動、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