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朱蕾欣喜的是,老師並沒有在他的測試卷上寫下難看的“60分”,而是告訴這個學生,如果他能在一周時間內自己學會這些題目,可以給他重新評分。除了自己看書外,他還可以向同學、家長、其他老師求助。
一周後,當這名學生拿著塗改得亂七八糟、用過各種解題方式的試卷交給老師時,數學老師給了他一個大大的“100分”。
朱蕾告訴記者,未來,得到這樣“待遇”的學生在上海將不會是個案。因為,根據新的“等第制”評價方式,這樣的學生至少能在“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兩個重要方面,得到A或者優秀。
上海市教委教學研究室副主任譚軼斌介紹,目前上海推出的這套“等第制”評價機制與一般的、通過分數來劃分“等第”、換湯不換藥的做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它最大的特點是突出了評價對於學習的促進作用。
新的評價過程中,教師有沒有給予學生鼓勵至關重要。在對學生某一方面能力作出評價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寫上評語——表揚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特長,指出他在一些方面的不足,鼓勵孩子好好幹。
“這是一套特別適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評價體系。”朱蕾說,在小學階段,家長和老師如果“分分計較”,那實在是太不值得了,“你可能因為孩子沒得滿分而批評孩子,但你沒察覺到的是,為了這一兩分,你正讓自己的孩子喪失學習自信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