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脫貧:丟掉“庸懶散”不再“等靠要”
http://www.CRNTT.tw   2016-08-29 09:46:44
 
  用“精氣神”鋪就“致富路”

  秀山縣剛打響脫貧攻堅戰,隘口鎮岑龍村就獲得了50萬元產業資金。“這麼多錢,還不趕緊分了!”一些村民眼巴巴地說。

  “錢分下去,幾頓酒就喝完了,以後怎麼辦?又去找政府要?”岑龍村村支書張著華和其他村幹部一家家做貧困戶的工作,大家終於同意一起來發展適合岑龍村的產業項目。秀山縣農委、縣扶貧辦馬上組織專家來村裡論證,最終確定將山地變成牧場,將稻草秸秆轉換成飼料,在岑龍村發展山羊養殖。村裡用50萬元產業資金引進了506只波爾山羊種羊,逐一發給貧困戶。村裡還將9個養殖大戶組織起來成立公司,負責對貧困戶進行技術指導、提供銷售渠道。“我沒有資金,就靠分發的兩只羊,在一個養殖場裡入股。”1992年因車禍致殘的建卡貧困戶楊華勝說。這個養殖場的羊已經從剛開始的32只發展到了163只,楊華勝靠最初投入的兩只羊占了養殖場15%的股份。如今,全村山羊存欄量已達4200餘只,所有貧困戶都養了羊。岑龍村也靠著山羊產業,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走進秀山的貧困山村,隨處可見“貧窮落後不光榮,好吃懶做最可恥”的宣傳標語和文化墻。每一個貧困村都有一面美德文化墻,將道德模範故事、村規民約、好家風、好家訓等,用國畫、漫畫、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搬上墻,營造出扶貧幫困、自立自強脫貧的輿論文化氛圍。

  秀山縣委縣政府要求在2016年內將全縣85個貧困村全部建成縣級以上文明村,全縣267個貧困村社全部建成“有輿論氛圍、有志願服務活動、有道德講堂、有自治組織、有美德文化墻、有脫貧典型群眾、有文化陣地、有村規民約、有家風家訓、有人格尊嚴、有新型黨群幹群關係、有工作品牌”的文明亮點村社。

  (來源:光明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