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企業是標準化和提升質量的主體,標準的執行和質量的提升最終要靠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為此,《規劃》在制定過程中,著力研究了怎樣引導和鼓勵企業把握市場的需求提升產品質量,並設計了一些具體的激勵性措施。
據田世宏介紹,《規劃》推出“標準+金融”的合作創新模式,探索建立標準創新融資征信制度。“今後企業標準化能力將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可以增加企業在銀行的授信額度。這對一些輕資產、無抵押的高新技術企業,包括創新型的科技中小企業來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標準化能力強的優勢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形成一種互動和融合共生的環境。”田世宏說。
《規劃》還致力於進一步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化工作,建立企業標準的領跑者制度。“我們會進一步推動實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提高企業標準化信息的透明度。同時,也鼓勵社會第三方機構對這些公開的標準進行評估,規範制定和發布企業標準的排行榜,更好地引導消費者更多地選擇標準領跑者產品,滿足市場對一些消費品質量標準信息的知曉度,更好地引導消費。” 田世宏說。
為了進一步鼓勵和扶持優質企業,還將配套有關財稅金融的激勵和扶持政策。田世宏指出,要統籌利用現有的資金渠道,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的方式設立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的專項基金,重點支持消費品領域的標準化建設、質量基礎能力的提升、質量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
此外,結構性減稅也將同步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將全面推開,打通增值稅抵扣的鏈條,增強企業經營活力。《規劃》中還明確要求,在政府採購招投標活動中要納入有關標準的技術條件和質量安全的有關要求。
“社會資源將向質量品牌優勢企業集聚。” 田世宏說。
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側重設計一些制度上的創新和機制上的創新是此次《規劃》的又一亮點,這使得政府在定標準、抓質量的大局中,始終堅持“放管服”協同推進的節奏,從容地處理好和市場的關係。
市場准入將進一步放開。“政府將建立消費品生產經營負面清單制度。這個制度建立以後,除強制性標準,以及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3C強制認證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市場准入之外,取消消費品生產經營中有關標準和質量的其它市場准入限制。” 田世宏說。
為了減輕企業的負擔,監督抽查制度也將進一步統一規範。據田世宏介紹,監督檢查過程中要實施“三隨機”,即“隨機抽查企業、隨機抽檢產品、隨機選擇檢測機構”。要推行消費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信息的共享和互認,各方面、各部門、各地方對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信息都要公開,公開後達到共享和互認。在這個前提下,規定對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的同一企業、同一規格型號的產品,6個月內任何地方和部門或者機構都不能重複進行抽查,推動實現“一個標準、一次檢驗、結果互認、全國通行”。
該放的放開,該管的也要管住。田世宏表示,今後檢驗認證結果將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要完善檢驗認證機構承擔產品質量的連帶責任的約束機制,更好地規範檢驗認證的行為。此外,還將建立消費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體系,建立主要消費品質量安全的追溯體系,強調消費維權,推進缺陷產品召回常態化。在消費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管理、風險防控、消費維權和缺陷產品召回常態化方面做出相應的規定。
為了進一步優化服務,政府將推出質量技術基礎的“一站式”服務工程,在服務過程中運用“互聯網+質量技術基礎”的模式,整合資源,形成一個全鏈條的“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整體技術解決方案,真正為企業、為產業聚集區或者區域的發展提供全方位、全過程、集中式的精准服務。
(來源: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