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丟掉鐵飯碗:中國闖關教育醫療結構改革
http://www.CRNTT.tw   2016-08-13 07:33:29
2016年7月下旬,人社部召開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在介紹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時,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
  中評社香港8月13日電/中國官方近期釋出教育醫療領域改革信號,除將改變數千萬個職業身份,更因涉及這兩個與所有人休戚相關的特殊領域,而迅速成為輿論關注點。 

  法國《歐洲時報》8月12日載文《中國以“去編”闖關教育醫療結構改革》,文章說,人社部新聞發言人使用“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措辭表明,教育醫療領域人事去編制化已提上行動日程,毋須再就方向問題研討。取消事業編制是中國社會治理轉型下的一條單向路徑,但是,打破“鐵飯碗”勢必涉及上千萬人的利益,因此,這場體制改革需要下較大的決心,是一場攻堅戰。 

  好在改革“劍指”的弊端都很清楚,事業單位長期存在人事管理成本龐大,由此孳生的行政化、官僚化作風,同工不同酬、用人機制不適應市場條件,效率低下等等問題一直備受輿論詬病。同時,人們對行業的公平與效率以及“上學貴、看病難”等民生痛點也很關注。改革的邏輯導向清晰,意義不難理解,但同時難度也應看得到,對涉及人群可能做出的不同乃至激烈的反應也應給予足够的理解和重視。 

  首先,對於社會的健康成長而言,改革紅利是顯而易見的。正如輿論所看到的那樣,“副部級校長”將成為歷史。大學本應如此,校長由校董會擇優聘任,不存在“終身制”的和“可兌換”的行政級別,但對於德才兼備的人才,待遇可以從優,來源可以靈活,做到真正“不拘一格降人才”;相反,如果幹得不好,可以一抹到底;同時,人事上的來去自由、雙向選擇,也是對人才的尊重,對學術環境的鬆綁,有利於建設更加良好的學術氛圍,也能更好地完善教育行業的服務功能。 

  醫療行業與高教行業一樣,其公益性、市場性決定了行政級別在業務管理方面作用甚微,甚至可能產生人浮於事、官本位的副作用,制約社會的良性發展。 

  醫療和教育是兩個特殊行業。從個人生老病死、謀生就業到社會幸福指數、創新創造無所不包,健康與智識是家庭與國家延續的基本保障和發展的最大空間,相關資源既是底綫需求、又有無限增值可能;衍生經濟既是核心市場、又是溢價高地。因此,圍繞這兩大領域的政策、市場、社群,必須兼顧公益普惠與績效激勵,協調難度在各國都極大。近年法國教改、美國醫改引發的爭議不限於行業和財政問題,已觸及到公共政治意識和社會治理結構。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