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光彩的“美國小弟”毫無骨氣
http://www.CRNTT.tw   2016-08-09 10:00:39
 
  本是有前科白人“發配之地”的澳大利亞,還沒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前就用高壓政策把自己“洗白”,並在這個過程中傷害了當地土著居民和後來的很多外來移民。從20世紀初開始到70年代初,澳政府實行“白澳政策”,即“澳大利亞是歐洲白種人的澳大利亞”,他們對亞洲和太平洋島嶼的有色人種採取歧視、限制的政策。在“白澳政策”下,土著居民被看成是“低賤無知”的,很多家庭妻離子散,他們的孩子被強行帶走交給白人撫養或送到白人寄宿學校。這些試圖被同化的土著孩子成為“被偷走的一代”,成為“白澳政策”的犧牲品。上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女作家多莉絲·皮爾金頓·加利梅拉出版暢銷書《防兔籬笆》,描述了近10萬名“被偷走”土著兒童的悲劇人生。直到1972年澳工黨政府才取消“白澳政策”。2013年2月13日,澳政府正式承認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是澳大利亞第一代居民。澳著名作家基尼利2010年曾提議將澳國慶日改期,因為“1月26日”這個日期對澳大利亞土著人來說是苦難來臨的日子。儘管該建議得到不少土著人士的支持,但還是因“正好反思國家歷史,改不改都成”的聲音更大不了了之。

  據美國《新聞周刊》8月4日報道,《澳大利亞人報》日前刊發的一幅諷刺澳土著不關心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兒子叫什麼的漫畫,激起土著人的強烈抗議。澳大利亞福利協會數據顯示,土著人約占澳總人口的3%,超過70萬。但澳總理特恩布爾今年2月表示,政府未能實現旨在改善土著群體地位的一系列目標,包括預期壽命、新生兒死亡率和經濟狀況等。今年發布的一份官方報告稱,2000年至2015年,澳土著成年人被關押率上升77%,占該國囚犯總人數的27%。

  近年來,澳大利亞種族主義、民粹主義都有所抬頭。英國《每日郵報》2014年7月的一項民調顯示,半數澳大利亞人對當地土著居民存在種族歧視,約1/10的人承認講過歧視土著居民的笑話。講這些低俗笑話者,多數是下層白人,有的是無知和傲慢,有的是借排外言論表達對政府的不滿。報道還稱,歧視氛圍導致部分土著居民抑鬱,在澳大利亞,土著人死於自殺的幾率是普通居民的兩倍。澳一家抑鬱症協會的首席執行官哈曼擔心,種族歧視仍被一些人視為“正常現象”,這說明澳大利亞想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態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光彩的“美國小弟”毫無骨氣

  澳大利亞的殖民史中還有一段不光彩之處。歷史上,澳大利亞積極追隨宗主國英國,派出相當數量的軍隊,加入“八國聯軍” 劫掠中國文物,甚至連鄉村百姓家裡的字畫都不放過。從二戰末期開始,澳大利亞與英國的關係已大不如前。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面對南下的日軍,澳大利亞為自保投靠美國。二戰後,澳美正式結盟,簽署《澳美新安全條約》。此後,澳大利亞成為美國的跟隨者,在美國發動的戰爭中表現積極。上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澳派出5000多名士兵,死傷1873人;六七十年代越南戰爭期間,澳派兵5萬人,死了450人;在海灣戰爭中,澳大利亞也參與其中。“9·11”事件後,澳還派兵參加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和美國綁在一起後,澳大利亞幾乎沒對美國說過“不”字。在澳大利亞反戰民眾看來,澳大利亞沒有一點骨氣,對美國言聽計從,美國讓打誰就打誰。澳大利亞和日本被稱為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中是南錨和北錨。澳大利亞還同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組成“五只眼”情報聯盟,對他國進行監控。美國還將“全球鷹”無人偵察機部署在澳大利亞,夜間出動偵察亞太軍情。

  二戰期間,日本曾在偷襲珍珠港後空襲澳達爾文港。據史料記載,約1.7萬名澳士兵在對日作戰中陣亡。然而,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4年出訪澳大利亞並兜售“解禁集體自衛權”時,澳時任總理阿博特卻發表“即使在二戰期間我們不認同日本的作為,但澳大利亞人對日本人戰爭中的技能與使命必達的榮譽感相當欽佩”的媚日言論。這些政客缺少底線的言論也遭到澳大利亞人的批評。澳前外長鮑勃·卡爾多次強調,澳不應總是和美日立場保持一致,不要淪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副警長”。

  澳大利亞也不想總這樣不光彩地活在美國陰影下。2000年底澳曾發表國防白皮書,強調澳美同盟是澳戰略防禦的基石,但也將獨立追求自身利益。2004年8月,澳時任外長唐納曾表示,如果大陸對台灣動武,澳無義務根據澳美安全條約助美協防台灣。但後來美國高官放重話說“如澳不出力,就廢除美澳安全條約”,澳大利亞只好妥協。

  對於澳大利亞的外交政策,俄羅斯等國媒體一直有抨擊的聲音。俄衛星新聞網8月5日評論澳大利亞在南海問題上指手畫腳時說,澳作為美國的盟友,一直積極參與華盛頓在亞太遏制中國的行動,導致中澳關係出現“烏雲”。對於澳大利亞一些政客的傲慢和無知,俄媒也多有嘲諷。2014年11月,時任總理阿博特用體育術語“抱摔”來表達他要強硬對抗普京之意。俄《真理報》一位專欄作家譏諷“阿博特煩躁不安,正哭喊著等待治愈”,並建議普京如果握了阿博特的“爪子”一定要好好洗手和消毒。他認為,阿博特的這番言論讓人哭笑不得,是將國與國之間的外交當成小孩子之間的鬥狠。因克里米亞事件,澳加入西方制裁俄羅斯的行列,結果得到俄方回應是“不再視澳大利亞為可靠的商業夥伴”,“澳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