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今年7·20特大暴雨以來,全市形成水資源量達11.34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7.15億立方米。北京面對連續多年來乾旱少雨的氣候,遭遇一場特大暴雨,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北京缺水的現狀?北京市地下水目前的狀況如何?連年超采何時能夠停止?建設應急水源地及南水北調工程又對地下水位回升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未來城市缺水的狀態將通過何種方式改善?就以上問題,記者採訪了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及專家。
7·20特大暴雨後調蓄工程“鎖水”363萬立方米
7·20特大暴雨以來,全市平原區地下水位回升0.79米,水位回升最大的為大興區解州營站,回升值3.26米,其次為房山區回升1.68米,全市地下水儲量增加4.0億立方米。降水對地下水的後續補給還將持續,地下水位將繼續回升,預計後續還會增加地下水儲量約3.15億立方米。
“黃土不連天”的北京中心城區,瀝青、水泥遍地,似乎並不存在“雨水收集”的有利客觀條件。以往一場暴雨下來,雨水迅速沿著排水管道匯聚,順著河渠流出北京。當排水不暢時,還會引發城市內澇。
“這就是一個城市化的過程。”市水務局水資源處高工姜體勝坦言。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不透水面積比例大幅度提高,導致相同降雨條件下徑流系數增大、洪峰提前、洪量增加,加大了城市防洪排澇壓力,引發道路積水等問題,同時也造成雨水資源的流失。
不過,就在這鋼筋混凝土鑄就的城市中,雨水利用的能力已經越來越得到城市建設和管理者的重視。在“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已經把雨洪綜合利用納入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包括推廣透水鋪裝、建設低窪草坪綠地、建設下沉式綠地及雨洪蓄滯區,利用砂石坑建設雨洪滯蓄區等,要把水留在地下、留在綠地、留在坑塘,大幅提高雨水的集蓄利用水平。
7·20特大暴雨以來,西郊調蓄工程累計蓄水363萬立方米。據記者了解,北京市防洪排水原則為“西蓄、東排、南北分洪”。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是北京市區防洪排水體系“西蓄”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蓄工程通過水體自然下滲,還可回補地下水,兼具生態、景觀、休閑等功能,是海綿城市建設在京西的重點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