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孫立堅認為,當前中小銀行面臨著兩大挑戰:一個是對客戶了解較淺帶來的挑戰,另一個是對未來業務明辨能力不強給他們帶來了很大挑戰。
孫立堅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和國有大銀行不同,中小銀行需要了解他們的客戶,從而來規避金融服務好大喜功所造成的損失和風險,所以他們的挑戰是盡快地建立與客戶深層的關係。大銀行的客戶是有抵押能力的大企業,對於這方面,他們有抵押資產對衝掉的風險,而中小銀行若要做到業務深,客戶了解廣,也就是對客戶的性情掌握的越多越好,從而才可以挖掘出穩定的、長久的業務關係;此外,中小銀行在業務的開展中一定要有很好的明辨能力和比較能力,他們相對來講平台比較缺失、競爭很激烈,如何規避帶來的風險對他們是很大的挑戰。”
中銀國際研究報告顯示,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全球經濟低迷,不排除央行在下半年向銀行系統釋放更多流動性的可能,但是經濟何時復甦的不確定性仍然給資產質量帶來了巨大的壓力。2016年第二季度銀行業業績低迷,歐洲銀行股的表現大幅波動,中國銀行股估值接近於短期交易上限,建議投資者7月可擇機獲利了結。
對此,孫立堅認為:“未來銀行股下降的壓力較大,因為實體經濟和其自身業務的轉型能力在今天都還沒有達到一個可以讓市場性能反彈的程度,所以走高還是需要時間。”
在張震看來,如果中國經濟一直處於L形發展階段,那麼銀行的資產質量會下降,壞賬率提高,業績一定不如從前,所以銀行股的表現不會很好,再加上整體貨幣寬鬆,人民幣趨於貶值的狀態下,對銀行股負面影響會比較大。與國有大行相比,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情況更不容樂觀,上市之路也會更加困難。
“所以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一方面對民營金融或一些服務民營經濟的金融放開管制,讓他們享受和大銀行一樣的公平競爭,另一方面在管制放鬆、金融業務對內開放的同時,也要跟進監管”,孫立堅指出,“與大銀行相比,城商行、農商行承受風險的能力弱,以此理由不讓他們做業務,就是管制,而在今天管制已經出現放鬆的跡象;給予城商行、農商行和大銀行一樣公平的待遇,對未來他們自身造成的管理不嚴和自身造成的違規行為,要強化監管,所以監管一般是事中事後對違規行為、特別是損害消費者利益的違規行為堅決打擊。”
“現在一定要避免之前互聯網金融出現的問題。當時我們放開了對P2P平台的管制,希望通過民間的發展來解決大銀行顧及不到的實體經濟的需求,最後導致的卻是P2P後來成為一些新經濟‘玩火’的平台,走偏了原有的模式,這就是我們管制放鬆的同時監管沒有跟上造成的結果”,在採訪中,孫立堅特別強調,“現在國家管制在放鬆,這是好現象,但跟進監管作為新的挑戰,必須要受到重視。”
(來源:國際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