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華裔第二代:中餐是我和父親關係的紐帶
http://www.CRNTT.tw   2016-07-31 10:20:51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據美國《僑報》編譯報道,曾任職於《芝加哥論壇報》(The Chicago Tribune)美食版的華裔作家凱文 龐(Kevin Pang)當地時間27日在《紐約時報》網站撰文,講述食物是如何改變自己和父親之間原本不太和諧的關係的故事。文章編譯如下:

  在開始接到“傑弗裡 龐(Jeffrey Pang)給您傳來一段視頻”這樣的信息的時候,我都是直接忽略不看。因為就我的經驗來看,我和父母之間的郵件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打開的價值。

  然後我的父親就打來了電話,我告訴我還沒來得及看他給我發的視頻。一段尷尬的停頓後,聽到了他簡短的一聲嘆息。因為習慣和距離的關係,我們之間的這種疏遠關係已經維持了近30年。我住在芝加哥,他住在西雅圖,每周通一次電話,往往內容都是天氣之類的毫無意義的對話。

  只有在我的母親催促的時候我才會看一下父親發過來的視頻。其實內容相當精致,是關於我的母親和奶奶做中餐的視頻。我也沒有想到,就是這些視頻,讓我已經退休的老父親現在已經成為Youtube上的明星,他的頻道收看次數已經接近100萬。

  孩提時代,我從香港移民美國,白天的時候我在學校是美國人身份,放學回到家中我又重新變成中國人。在學校接受的西式教育讓我和父親總是在爭吵。通常這種對抗還算溫和,但是對兩個固守自己文化背景的男性來說,這種對抗偶爾也會演變為激烈的爭吵。讀大學的時候,有一個感恩節,我頂著一頭剛染的金發回到家中。我的父親對此勃然大怒,認為我背叛了自己的中國傳統。

  我們之間的不同讓這種矛盾看起來似乎不可調和。雖然每次爭吵後關係會逐漸緩和下來,但是一段時間後又會再次爆發。

  不過這種狀況有一天終於得到了改變。當時我在《芝加哥論壇報》任職,獲得了一個參與美食版工作的機會。對於這一領域我幾乎毫無經驗,但是我的華裔移民身份又讓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我的父親是一名美食愛好者。他有著出色的廚藝,總是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受人尊敬的大廚。不過他對於中餐的愛好看起來更多的是為了表達對於故鄉的思念。對於離開摯愛的香港,他總是充滿遺憾。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