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到明年,北京數字化製造產業產值有望超過230億元,真正形成“北京創造”品牌。昨天(15日),“技術創新行動計畫”之數字化製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培育專項系列成果發布會舉行,市科委相關負責人透露這一消息。
作為數字化製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培育專項的重要內容之一,關於機器人的技術創新及產業培育備受關注。“當前,針對人口老齡化、醫療和教育等與百姓密切關注的社會需求,本市研製出一系列機器人產品,服務於普通大眾。”市科委副主任張繼紅介紹,這些服務機器人已在養老助殘、醫療康復、家庭服務、教育娛樂、公共安全等領域實現應用。
在養老助殘領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出一款“床椅一體化機器人”。有了它,很多事情,也就動動手指那麼簡單。人躺在床上,只需按按手邊的控制手柄,床板就緩緩抬升,自動折叠成輪椅;通過手柄,還能輕鬆自如地控制輪椅前進、後退和轉向;如果想躺下了,只要按下“一鍵複位”,輪椅靠背便自動放下,恢復成完整的床。如今,這款機器人已成功地在四季青敬老院試用,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康力優藍公司推出的“愛樂優”小優家庭陪護機器人已上市銷售,同時研發的機器人優友是國內第一款可量產的大型服務機器人。只有1.28米高的機器人優友,能在深度語音交互、人臉情緒識別、運動控制、自動避障等方面應對自如,可以運用到語言教育、導覽、導購、迎賓等場合。
而能打太極、舞刀槍,身高如真人般大小的“匯童”5代仿人機器人,由北京理工大學研製,已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模仿人類複雜動作的突破。記者了解到,仿人機器人全身上下裝有近100個傳感器,擁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和敏銳的反應速度,它甚至無需機器人數理模型即可靈活調節踝、膝、腰等關鍵部位,還能夠感知自身的平衡狀態及地面高度變化,實現了前進、後退、側行、轉彎、上下台階及未知地面情況下的穩定行走。
“仿人機器人是智能機器人發展的一個制高點,它們更容易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據北京理工大學相關研究人員介紹,仿人機器人已獲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並在載人航天國家重大工程、國家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應用。未來在航天、國防、老齡化社會服務等領域也將有巨大市場潛力。
今年,本市爭取借助2016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契機,將本市機器人學術交流平台搭建起來,到2017年,北京數字化製造產業產值有望超過230億元,真正形成“北京創造”品牌。
(來源: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