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中國海南三亞海事局7月3日發布了一則南海海域軍事演習的航行警告,稱自7月5日8時到7月11日8時,在南海相關海域進行軍事活動,禁止船只駛入。因為該時間點與預計7月12日公布的所謂南海仲裁案最終裁決非常接近,外媒近期紛紛將兩者聯繫起來。顯然,謀求互利共贏,提升治理能力,才是這一地區更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漸趨理性:菲總統懷疑仲裁有何意義】
“此次軍事演習的時間安排格外引人關注。”菲律賓《馬尼拉公報》報道稱,就在海牙仲裁法庭將於12日公布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之際,中方宣布於5日至11日在南海的西沙群島一帶舉行軍事演習,其間禁止其他船只進入相關海域。日本共同社則稱,中國通過軍演宣示對南海的所有權,表明不接受國際裁判的結果及堅決保衛南海的決心。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正常情況下,中國都會在軍事演習前提前發布消息,這在南海及其他海域都是一樣的。不過,此次軍演在時間和地點上的選擇與美國主導的環太軍演時間有重叠。
不管是否是決心的展示,至少,國際上現在考慮更多的並不是仲裁的結果如何,而是仲裁之後事態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亞洲新聞頻道4日分析稱,南海仲裁只是技術上的綁定,實際上沒有人執行這份裁決。報道指出,無論裁決如何,中國都會在南海加強軍事行動以強調主權。“美國開始在這個地區增加軍事存在,從馬來西亞、越南、文萊到台灣,而法國也建議歐洲國家參與南海巡航。美國官員也向東南亞國家施壓,要求在這個案子上‘保持團結,以爭取有限的勝利’。”該媒體稱。
此外,還有一些忙著借仲裁案打壓中國的“好事者”。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政府正在協調G7其他國家,希望發表一份聯合聲明,要求包括中國在內的相關國家“尊重圍繞南海爭端的仲裁”。而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稱,日本還不斷向東盟國家施壓,要求他們在仲裁案結果宣布後對華作強硬表態,否則日本將取消對他們的經濟援助。
不過,相比“急得跳腳”的美日等域外國家,南海周邊國家的態度倒漸趨和緩理性。據路透社報道,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爾特近日在內閣會議上表示,希望和中國在南海的爭議能夠“軟著陸”,同時還對菲律賓贏得仲裁的意義表示懷疑。美聯社則報道稱,“不僅是柬埔寨首相洪森公開在南海問題上支持中國,上個月老撾、緬甸和其他親中國的東盟成員也撤回了對中國表示強硬立場的一份南海問題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