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重視智庫建設 |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哲學社會科學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是黨和政府決策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分重視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智庫建設。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再一次強調,要建設一批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高端智庫,重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對智庫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明確了推進中國智庫建設的方向,是今後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建設的指南和遵循。
中國智庫建設要走自己的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引導各類智庫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建言獻策,為中央科學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智力支持。中國的智庫建設要根植於中國大地,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關注中國問題,總結中國經驗。在一些人看來,智庫是西方舶來品。前些年,伴隨“智庫熱”的興起,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智庫運營模式幾乎成了一些人心中的模板。有些人以美國的智庫標準來衡量中國,認為中國智庫剛剛起步,智庫數量不少但水平低下,稱“中國目前絕大多數研究機構都不是智庫”。有些機構追捧或迷信一些所謂的智庫排名,在某些偏頗而不嚴謹的國際智庫排行榜面前患得患失、妄自菲薄。也有一些人斷定,與西方國家智庫相比,中國智庫缺少資金或獨立性,沒有思想市場,不可能成為世界一流等。
實際上,即使不談中國歷史上國家治理過程中悠久的“智囊”、“謀士”傳統,就在近百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長期實踐中,一直有著有別於西方智庫市場的內參信息報送系統,積累了有效而豐富的中國經驗。中國智庫建設一定要體現繼承性、民族性、自主性;要牢牢把握好智庫建設的方向,努力構建一個梯次鮮明、布局合理、專業性強、發展有序、分工明確、各具特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智庫體系,建設一批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高端智庫。
習近平同志指出,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成長發展的深厚基礎。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中國的智庫建設必須秉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立足國情,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強調自主性、民族性當然不是閉門造車。二戰後西方出現了眾多專業性的智庫,也積累了一些可資借鑒的有益做法,我們仍要加強與國外智庫的交流與合作,適當借鑒國際經驗,但不可迷信、照搬境外模式或全盤“與國際接軌”。鑒於智庫建設內容與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和差異性,中國智庫的建設目標不應當是“獨立化、市場化”,而是生產“科學性、客觀性、人民性”智庫產品,力爭成為決策機構“信得過、用得上、靠得住”的參謀和助手。中國智庫建設必須首先立足中國實際,汲取中國經驗,服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表面的、形式上的國際化或現代化。如果不辨良莠,一味用所謂的國際標準評價中國智庫甚至規劃智庫建設,這無異於削足適履,歪曲了中國智庫的本質屬性,把智庫建設引向歧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