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應理性看待國企分離“三供一業”
http://www.CRNTT.tw   2016-07-04 09:43:49
 
  其實,從2012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先後在黑龍江、河南、湖南、重慶、遼寧、吉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等10省(市)開展了中央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試點。在今年5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表示,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持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央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

  儘管大家都支持“剝離”,然而,此刻卻並非最佳時機。

  國企改革專家周放生表示,本來這項工作應該在國企經濟效益好的時候做,通過投資改造移交是最好的選擇,可惜那個時候沒做,在國企好的時候,沒人想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現在來做很多企業已經力不從心了,這增大了工作的難度。歷史包袱給企業造成很嚴重的問題,到今天形勢所迫,不得不解決了,政府也意識到困難的嚴重性了。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也認為,從時機上講,現在分離難度確實更大,不過國企改革的一個特點就是,改革條件比較好時,改革者的主觀意願並不強。改革大都是倒逼出來的,現在不能再拖了。現在加快剝離這部分職能還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的時間節點有關,這兩者都要求國企改革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如何進行剝離?20.1%的網友希望能加快分離“三供一業”的腳步,但在專家看來,國企“三供一業”改革必須遵循“妥善”和“穩進”的原則。

  李長安表示,國企“三供一業”改革涉及廣大國企職工的切身利益,必須妥善解決、穩步推進。只有本著“以人為本”、職工利益至上的原則,採取積極穩妥的辦法減輕國企的社會負擔,才能實現國企輕裝上陣、職工權益保障的雙重目的。

  胡遲則表示,在剝離過程中企業和地方政府的談判要有確定的結果,不能反覆。如東北某國企剝離了小學學校後,學校的資產和人一起並入市政,但之後學校發展不好,職工待遇也不好,這些職工就開始上訪,要求回歸央企。一定要避免類似現象。

  中國商報特約評論員馮海寧更重視國企剝離“三供一業”過程中的公開透明,他指出,無論是央企還是地方國企,在剝離“三供一業”等職能的過程中,無論是花錢還是進展等方面,都要在陽光下進行,讓國企出資人或納稅人成為改革的監督者。

  (來源:中國青年網)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